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羊倌”巴合提汗

  • 發佈時間:2016-02-01 06:31:2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高文

  “家裏兄弟9個,我排行老四,小學畢業後我就當起了牧羊倌……”52歲的巴合提汗·哈則仔向記者述説自己的青年時代,“當時我每天考慮的就是怎樣讓自己吃飽。”

  雀爾溝鎮雀爾溝村距離呼圖壁縣城有60多公里,是新疆天山北麓的一個哈薩克牧民村,當地人以放牧為生,以前生活條件極為艱苦。

  1988年,“羊倌”巴合提汗抓住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替鄉供銷社開大貨車。正是因為這個機會,他見識了大山外邊的世界。

  1994年,在外闖蕩了幾年的巴合提汗懷揣夢想回到家鄉。他思來想去,覺得要想奔向富裕路,還得從“羊倌”做起,只不過傳統羊倌過時了,要做就做現代“羊倌”。借助鎮上開展的科技之冬活動,他開始系統學習牛羊育肥知識,把以前積累的經驗理論化。“靠著聰明、勤奮,時間不長,他的牛羊數就增加了9倍——從2頭牛、20隻羊發展到了20頭牛、200隻羊。”村黨支部書記索坦向記者介紹。

  “雖然牛羊多了,但是我發現,單一地養羊養牛致富還是慢。我就買了一輛貨車,開始經營牛、羊、羊毛、羊絨、羊皮的販賣生意,一年四季從來不閒著,什麼掙錢就幹什麼。”從一産向二産擴張,這個現代“羊倌”有著與以前大為不同的胸襟和視野。

  2012年,新疆第一家草畜聯營合作社——巴合提汗牛羊草畜聯營合作社成立了。“富起來的巴合提汗沒有忘記鄉親。”呼圖壁縣副縣長王謙這樣評價。合作社以牧區草場管護使用權、牲畜生産使用權、設施使用權作為資本入股,實行統一的運營模式,按資本實行年度固定分紅。目前,合作社有社員56人,實現純利潤25萬元,累計給11戶牧民發放分紅款45萬元,入社牧民收入明顯增加。

  現在,巴合提汗的視野早就跳出了“羊倌”層面。隨著山區旅遊業不斷興起,喜愛草原風光的遊客越來越多。在上級扶持下,巴合提汗10年前就興建了白樺林旅遊度假村。目前,度假村每年接待遊客上萬人,年純收入達到20余萬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