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舉行西南地區食用菌産業扶貧交流展會
- 發佈時間:2016-01-25 14:04:00 來源:南寧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淩劍伊/文 賴有光/圖
通訊員 關妮娜
極寒天氣來了,打火鍋備受人們青睞。作為火鍋的主要配菜,金針菇、平菇、杏鮑菇、草菇等食用菌也隨之熱銷,為菇農們帶來不少商機。昨日,西南地區食用菌産業扶貧交流展會暨廣西食用菌協會第二屆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廣西農科院舉行,來自區內外29家企業帶著自己的“當家菌種”前來展示交流。該交流會為期兩天,市民可以趁著週末攜帶家人前往廣西農科院享受一場食用菌“盛宴”。
菇農吆喝 3斤重雲芝售價達萬元
在交流會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展示區內各展臺上擺滿了菌棒,猶如走進“蘑菇森林”。“同是種蘑菇,我們就是‘小作坊’,來這裡了解後,才發現人家這才叫産業鏈。”一位來自百色地區的菇農説,他家主要利用大棚溫室種植杏鮑菇和黑木耳,雖説也沒少付出辛勞,但産出的效益總是沒有農科院專家説得多。這次來交流展會,就是想跟農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專家們取取經。
“這是什麼靈芝,長得層層疊疊的?”記者好奇地問道,“這種叫雲芝,看起來像浮雲,所以由此命名。”廣西食用菌協會副會長謝毅棟從柳州鹿寨縣帶來的優勢菌菇就有雲芝。“雲芝雖然説是人工種植,但藥用功效一點也不比野生的靈芝差。”謝毅棟説,他種植的雲芝僅一年時間,採用的是盆栽種植的模式,雲芝就可以重達3斤多,市場售價達1萬多元。
“其實,我們此次最主要想給大家推薦的是我們的食用菌産業模式。”謝毅棟指著展臺上的各式菌菇,賣力吆喝道,“我們種菇的主要原料主要來自甘蔗葉,甘蔗葉多糖,種出來的香菇口感香甜,抗氧化率相當高。收穫菌菇之後,菌桿可以拿來做有機蔬菜的肥料,菌根可以拿來餵養雁鵝,由此形成産業鏈。”
謝毅棟説,廣西是甘蔗、桑蠶、木薯産業的第一大主産區,每年有大量的蔗渣、桑枝條、木薯稈、玉米稈、玉米芯、甘蔗葉等農作物的副産品。而這些都可以成為食用菌的“下腳料”,生産食用菌後的菌糠可直接還田,培肥地力,減少了肥料投入,促進農業生産良性迴圈,保護生態環境。
增收致富 食用菌成廣西百億新産業
種植食用菌,已經成為近年來廣西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新亮點,涌現出很多“種菇致富村”,建起了“蘑菇樓”“香菇樓”。不少縣區因地制宜創新出“桑枝-香菇或木耳”“稻-稻-蘑菇”等生産模式,並探索出“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一村一品”及公司企業直接生産等産業經營模式。
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生産年度,廣西食用菌總産量達到120.26萬噸,實現總産值100.12億元,實現了連續9年保持較快增長,一舉突破“雙百”大關,成為廣西又一個百億新産業,跨入全國食用菌主産大省行列。其中,雙孢蘑菇産量達到61.78萬噸,排名穩居全國第一,創造了中國每4朵雙孢蘑菇中就有1朵産自廣西的歷史記錄。
此外,廣西的紅錐菌産量多年居全國第一,全國10朵紅錐菌有8朵來自廣西;桑枝食用菌生産規模從2007年的幾乎為零擴大到2014年超過1.7億袋,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秀珍菇、金福菇、竹蓀、毛木耳、茯苓、巴氏蘑菇(姬松茸)、靈芝等品種總産量,均位居全國前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