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網際網路金融惠及農村
- 發佈時間:2016-02-01 05:20:23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周,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推進“網際網路+”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資訊技術,推動農業全産業鏈改造升級。值得關注的是,在完善農村金融服務方面,《意見》首次提出了引導網際網路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規範發展。
長期以來,金融市場對農村的供給不足。數據顯示,近年來,農戶存款額遠大於其獲得的貸款,且存貸差逐年擴大。據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涉農貸款餘額23.6萬億元,佔貸款總比重的28.1%,其中農戶貸款餘額僅5.4萬億元。由於“三農”群體收入來源較為單一,且存在缺乏有效抵押物以及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問題,無論在發展生産還是在改善生活方面,都遇到了融資需求難以滿足的瓶頸。
建設現代化新農業和新農村,亟需網際網路金融雪中送炭。除了推動傳統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渠道下沉,更好地為農村服務外,網際網路金融亦大有可為。作為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網際網路金融具有跨地域、低門檻、渠道扁平化、交易便捷的組織特點。與其他農村金融機構相比,網際網路金融在服務上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優勢;在渠道上,網際網路金融天生具有普惠金融的基因,可以彌補傳統金融機構在農村覆蓋面的不足,為中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提供優質的線上金融服務。正是看中了農村金融的廣闊天地,一些行業巨頭已紛紛行動起來,到農村“安營紮寨”。京東已經在全國建設500家縣級服務中心,阿裏實施了千縣萬村計劃,新希望則上線了“惠農貸”和“應收貸”,半年來,累計成交額已突破9億元。
當然,網際網路金融進入農村市場,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把控好風險,穩紮穩打。首先需要創新農村金融模式,包括創新擔保方式,進一步推動農業保險向深度和廣度覆蓋,協助農戶形成穩定的償還能力、增強農戶對意外風險的抵抗能力,這樣網際網路金融進入農村市場才沒有後顧之憂。另外,農村的徵信體系幾乎空白,廣大借款人受教育水準不高、財務資訊匱乏以及信用意識淡薄,在城市裏慣用的網際網路金融風控模式難免會“水土不服”。因此,農村網際網路金融經營者需要因地制宜,積極採用線下貸前調查結合線上審批的“O2O”模式,把金融服務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