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航空乘客資訊洩露咋那麼容易?

  • 發佈時間:2016-02-01 03:31:31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議論風生

  當前我國尚沒有一部專門規範網際網路資訊安全保護的立法,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只是明確了大致原則,工信部的規定則內容有限。

  據媒體報道,1月29日,有網路大V發微網志稱,收到短信説自己訂的航班取消了,他意識到是騙子,但還是打了短信裏的熱線,報了班机編號後對方立刻説出了他的身份證號。隨後,涉事航空公司官方微網志回應稱,因旅客購票渠道較廣,無從獲知“400詐騙電話”如何獲取到旅客資訊。但網路大V回復説,他就是在該航空公司官方微信訂的。

  其實,從技術角度説,該網路名人所遇到的騙子,手段並不高明,要不然他也不會“立即意識到是騙子”。但這事兒裏面,很讓人納悶的是,在航空公司官微訂的票,個人資訊咋還那麼容易洩露?

  有句話説:在網際網路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裸奔。的確,隨著人們對網路技術的使用越來越多,尤其是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個人的資訊很容易在網路上匯集起來,從而形成一幅個人的“畫像”。此外,還有很多的活動例如購票、註冊等,直接便包含了眾多的個人資訊。然則,裸奔終究是不行的,違背公序良俗不説,更重要的是,個人隱私、財産均面臨巨大風險。

  在國家層面,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佈了《關於加強網路資訊保護的決定》,其中規定:網路服務提供者和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對在業務活動中收集的公民個人電子資訊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洩露、篡改、毀損,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此外,工信部制定了《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資訊保護規定》,但條文不多,內容有限。

  不少網友評論説自己也曾遭遇過類似經歷,有的還“差點中招”。可見,類似的資訊洩露不是個別現象,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就事件本身層面説,航空公司方面恐怕不能以簡單的一句“無從獲知詐騙電話如何獲取到旅客資訊”而敷衍了事。據悉,國內很多航空公司使用的都是中國航信的訂票系統,如何進一步改進技術,防止資訊洩露,恐怕是必須著手考慮的事。

  進一步而言,在立法層面,當前我國尚沒有一部專門規範網際網路資訊安全保護的立法,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只是明確了大致原則,缺乏具體可操作的規範。工信部的規定內容有限,層級不高。因此,制定一部關於網際網路資訊安全保護的法律顯得迫切而必要。春節之後即將迎來“兩會”,因此還望代表們在這方面多多努力。

  □劉高(律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