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推進新型城鎮化明確八大重點 進一步提高居住證持有人基本公共服務

  • 發佈時間:2016-01-30 07: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顧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城鎮化有利於釋放巨大的消費潛力

  △ 城鎮化是拉動有效投資的重要載體

  △ 城鎮化有利於拓展發展新空間

  有利於釋放巨大的消費潛力。現在,城市居民消費支出是農村居民的2.3倍,86%的消費是在城市實現的。我國每年有1000多萬農村人口進入城市,農民變市民過程中消費會成倍增長。第二,城鎮化是拉動有效投資的重要載體。隨著城市居民的增加,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需求都會大量增長,將産生巨大的投資潛力,而且是補短板的有效投資。第三,城鎮化有利於拓展發展新空間。隨著城鎮化進程中城市數量的增加,新的城市群特別是中西部城市群會持續出現。下一步,在中部和西部可能會出現若干個規模相當於沿海3大城市群規模的城市群,這對區域協調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胡祖才説,《若干意見》明確了8個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包括加快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政策,全面放寬重點人群的落戶條件,推進居住證制度覆蓋全部未落戶城鎮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證持有人享有國家規定的基本公共服務,加快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激勵機制。

  二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包括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快城市綜合交通網路建設,實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工程。

  三是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主要包括提升縣城和重點鎮基礎設施水準並

  針對當前城鎮化過程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國務院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1月2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對此進行了解讀。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最大的發展潛力所在。”胡祖才表示,《若干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圍繞促進人的城鎮化和提升城鎮化發展品質,明確了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八大重點。

  胡祖才表示,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6.1%,城鎮常住人口達到7.7億。“十二五”時期,我國每年城鎮人口增加2000萬。從城市規模看,我國已有653個城市,城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已經達到140多個。

  同時,我國城市基礎設施改善較快。胡祖才説,我國城市用水普及率已經超過98%,燃氣普及率超過95%,污水處理率達到90%。城市交通也有較快發展,截至去年年底,已經有26個城市建成投運了116條軌道交通線路,總長度達3612公里,在建的還有3000公里左右。

  “但城鎮化在推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就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展比較緩慢。”胡祖才説,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6.1%,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還比較低,估計兩者差距比以前還有所擴大。

  胡祖才説,第二個突出問題是城鎮化品質還不夠高,城市數量不足、功能不夠完善。當前,大城市“城市病”開始顯現,公共服務供給也不足。從城市數量上看,我國城鎮人口有7.7億,但城市只有653個。

  “我國仍然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從城鎮化一般規律看,我們已經進入到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中後期。從世界範圍來講,我國城鎮化還有很大差距。”胡祖才説,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平均在80%左右,與我國每人平均收入水準相當的國家城鎮化率也在60%左右,我國城鎮化空間很大。

  他説,城鎮化是我國重要的發展潛力所在:首先,城鎮化

  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加快拓展特大鎮功能。

  四是輻射帶動新農村建設,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帶動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和電子商務發展,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

  五是完善土地利用機制,包括規範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建立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激勵機制,因地制宜推進低丘緩坡地開發,建立健全土地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機制。

  六是創新投融資機制,包括深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強化金融支援,多渠道保障城鎮化資金需求。

  七是完善城鎮住房制度,主要包括建立購租並舉的城鎮化住房制度,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發展專業化住房租賃市場。

  八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擴大試點範圍,鼓勵試點地區發揮首創精神,儘快實現重點突破。

  此外,在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方面,胡祖才説,一方面要落實國務院戶籍制度改革意見,為農民落戶拓寬渠道;另一方面要通過居住證制度落地提高居住證持有人的基本公共服務。除了超大和特大城市以外,其他城市都要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比如要放開大學生和技術工人的落戶。(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