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疏解城市人口 不能一“控”了之

  • 發佈時間:2015-12-01 00:51:3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李長安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通過的北京市“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嚴格控制人口規模”的表述首次出現在決議裏,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該建議提出,北京人口要實現到2020年比2014年下降15%左右的目標,必須堅持“疏 ”、“堵”並重,要重視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提高以業控人、以房管人、以證管人的水準,強化人口調控工作責任制,儘早實現人口由增到減的拐點,確保實現人口調控目標要求。

  縱觀歷次北京市對於人口控制的表述,此次可謂是目標明確,措施有力。但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恐怕還需從具體的國情市情出發,努力走出一條有特色的、成本低而成效高的路子來。不過,從過去的經驗來看,儘管嚴格控制人口規模的口號早就喊了出來,調控措施從收緊戶籍管理,到限購汽車房産等等,但總體而言實效並不顯著,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陷入了“越控人越多”的尷尬境地。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特大城市的聚集效應遠遠大於擴散效應。按照法國區域經濟學家佩魯提出的“增長極”理論,在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不是均衡地發生在地理空間之中,而是其中某個中心城市會形成對外部經濟效益的吸引和擴散作用,從而形成所謂的“增長極”。“增長極”對周圍地區發展的推動主要取決於“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兩種力量的對比。一般來講,在經濟發展的初期,“聚集效應”要大於“擴散效應”;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擴散效應”則會大於“聚集效應”。

  但現實情況卻是,儘管北京的發展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人平均GDP由2010年的10910美元提高至2014年的16278美元,但周邊地區期盼已久的“擴散效應”卻遲遲未能發揮出來。這使得北京與周邊地區的“洼地”相比,就像“鶴立雞群”一般突出。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發達程度也要高出不少。

  從落後地區流向發達地區是人口流動的基本規律。在當前地區差異仍較為顯著的情況下,大量的京外人員涌入北京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並不違反人們的理性選擇和客觀規律。因此,要控制北京的人口規模,疏解部分人員到京外去,除了以業控人、以房管人、以證管人等這種“內向型”政策外,應將更多的目光投向北京市外的區域及産業發展。這就要求國家應從宏觀角度出發,統籌規劃,多方配合。這主要包括:

  一方面要努力實現地區的均衡發展,儘快縮小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目前應進一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援力度,同時加快以人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的步伐。這對於化解北京上海等這些特大城市的人口壓力,具有重大的、根本性的戰略意義。

  另一方面要改變片面依靠政府行政手段調控的政策措施,重視市場在調節和引導人口流動方面的決定性作用。如果能夠運用市場的手段,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在大城市周邊加大投資力度,形成功能互補的衛星城或城市群,那麼中心城市的人口壓力就會大大減輕,而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的龍頭地位將更為穩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