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出版業要打好攻堅戰開拓消費空間

  • 發佈時間:2016-01-28 22:31:1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張敏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中國出版業來説,“十三五”是一個決戰決勝階段。為了在“十三五”期間把我國建設成為出版強國,就圖書消費市場而言,出版業的著力點在哪?在近日舉辦的2016北京圖書訂貨會暨訂貨會高層論壇上,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柳斌傑表示,經歷了10年大改革、大開放、大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出版大國。然而,現在業內普遍感到雖然我國的圖書市場穩中有進,但是進步的步伐不像早些年那麼快了;圖書市場必須和經濟領域一樣,尋找到新的消費空間。

  柳斌傑談道,我國年出版圖書達45萬種,總印數83億冊,市場動銷品種常年保持在220萬~280萬種;我國報紙發行量43億份,報紙的網路版、移動終端現已普及城鄉,讀者3億多人;期刊的總發行量最近5年一直穩定在33億冊左右,學術期刊已經居於世界第二位,新興的電子期刊連續幾年穩定增長,目前正在出現的微期刊也在吸引著更多的讀者。

  柳斌傑介紹了圖書市場上出現的一些可喜的消息。西方國家紙質閱讀的意願漸次回歸,印刷媒體行情看漲。比如,在美國出現的“上架好書”活動,從9萬多種書中選出600多種好書上架,結果一段時間內,人們24小時爭購圖書,這就是找到了新的消費空間。在德國、英國也呈現出同樣的趨勢。也就是説,只要找對了讀者,發展圖書市場還有很大空間。從國內市場來看,調查顯示,實體書店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三大網路運營商都在預備建設幾千家、幾萬家實體書店,京東、噹噹、阿里巴巴都在謀劃這件事。另外,社會上也在開拓多功能閱讀空間。有的閱讀空間與餐飲、咖啡店結合起來,與幼兒園、學校結合起來,創造了新的閱讀領域。中國有一個很好的讀書風尚,沒上大學以前,哪個家長讓學生成天上網,成天看電視?但他鼓勵孩子天天看書。出版業要尋找新的閱讀空間,在我國大有潛力可挖。

  柳斌傑建議,出版機構要辦好13億人的出版,特別是要瞄準9億多人搞出版。為什麼講9億多人?3億多的學生佔我國出版市場消費的一半,這幾年一直都保持在45%~46%的消費比重,這是最大的出版消費人群。其次我們還要關注“十三五”規劃建議講到的六個“一億人”:一億進城落戶的新市民、一億進城的體面的打工者、一億要納入國家教育規劃的學前兒童、一億需要脫貧的貧困人口、一億要有精神文化保障的老年人,還有一億新增的就業者,包括畢業學生、轉業軍人、新成長的勞動力。所有這些人都需要知識,需要通過閱讀找到他們的社會身份,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我們講出版服務要分眾化、對象化,這既是貫徹中央要求,以人為本辦出版,也是要在其中找到出版業巨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出版機構要主動參與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擴大圖書消費空間。從2016年開始,國家在出版領域要陸續實施十幾項重要工程,比如“一帶一路”、“經典傳承”、書香工程,以及三大基金工程項目、公共服務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政府採購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