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業變革內容仍是王道 讀者決定主角命運成趨勢
- 發佈時間:2016-01-03 11: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崛起對各大傳統行業造成了衝擊,出版業也在所難免。以往“作者投稿-出版社簽稿-紙書出版”或者“出版社策劃選題-找寫手撰稿-紙書出版”的傳統出版模式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發生了大變革。像《盜墓筆記》《藏地密碼》到《余罪》這些暢銷書無一不是由讀者的深度參與産生的。出版界再也不是出版方、作者説了算的時代,而是進入了讀者先導、圍繞讀者閱讀興奮點的作者、讀者、出版方深度互動的開發模式。
現象 小説粉絲建QQ群討論故事走向
去年表現最搶眼的原創小説《余罪:我的刑偵筆記》就是新出版模式的經典範例。據悉,《余罪》講述了警校學員余罪在一次選拔中意外成為了警方臥底,隨後經歷了種種驚險刺激的案件,最終成為警界傳奇的故事。和《鬼吹燈》《盜墓筆記》等百萬級暢銷書相倣,《余罪》也曾在網路上連載過一段時間,因而在實體書出版前就積累了十分豐厚的人氣。 2013年,央視《新聞直播間》節目甚至以《余罪》的火熱為話題專訪了小説作者常書欣,從而將本書推向了另一個高潮。
據一位自稱《余罪》骨灰級粉絲的網友“與罪同行”透露,自己當時是從《余罪》連載的第一週就開始追看,一下子就被小説跌宕的劇情和鮮活的角色牢牢吸引了,每天睡前拿著手機看《余罪》成了那段時間必做的事。慢慢他才發現像自己這樣的讀者還有很多,於是大家乾脆建了個QQ群交流,後來甚至把作者常書欣也拉進來了,“那時候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討論故事的走向,比如剛完結的案件有沒有伏筆?某某人物有沒有企圖?有時候老常(常書欣)也會和我們互動,聽取我們的一些意見,不過更多的是出其不意吧,讓我們想都想不到。但碰到和自己設想的劇情一樣時,那感覺別提多爽了。 ”據他透露,《余罪》的粉絲裏不僅有像自己這樣的普通網文讀者,甚至還有幾個現實職業就是警察的讀者,在為《余罪》精彩情節喝彩的同時,也會提出很多專業方面的見解,使小説更具備現實意義和可信度。
趨勢“網際網路+出版業”讓讀者決定主角命運
事實上,隨著微網志、微信等自媒體以及各大閱讀平臺的茁壯成長,網路小説已經越來越多走進當代都市人的生活中,而越來越多的讀者也開始有意參與到作品的創作中。除了新晉的暢銷書《余罪》之外,像名噪一時的《盜墓筆記》《藏地密碼》都曾遭遇過類似的“命運”,改變劇情、改變CP、乃至改變主人公的命運都早已不是新鮮事,很多作者都在私下表達過很多書寫到最後,已經和一開始構思的大相徑庭。隨後更有人挖出金庸大俠也曾為了照顧讀者的情緒改變過《神雕俠侶》的走向,讓小龍女在跳崖後“死而復生”。可見那個時候雖然還沒有網際網路的平臺,但讀者渴望參與到作品走向、決定主人公命運的意願已經十分強烈了。
而這種具備網際網路“參與感”的創作模式不僅在國內原創小説上有所體現,在國外同樣影響深遠。最近的例子就是去年火爆院線的好萊塢大片《火星救援》了。《火星救援》同樣改編自作家安迪·威爾的同名科幻小説,據作者透露,該書一開始本來是只想寫給像自己這樣的“科幻控”“技術控”看,沒想到隨著情節的發展,他的讀者隊伍卻不斷壯大。完成整部小説後,他將小説發給了兩千位專業讀者,請大家就科學和技術上的細節糾錯。這些專業讀者中,既有化學家、電路工程師,也有美國航母技術人員。2012年,安迪·威爾在個人網站免費發行了這部小説的電子書,並聽從讀者建議把它放上了亞馬遜,隨後迅速稱霸了電子書排行榜。 2014年,《火星救援》實體書進入了《紐約時報》十大暢銷書之列。
業內觀點
出版業遭遇變革,內容依然是王道
當“網際網路+”和“出版”聯繫在一起時,也就意味著傳統出版業很可能將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而從 《余罪》到《火星救援》的雙雙火爆,我們也可以明顯看出一本書的內容已經逐漸由讀者即消費者所決定,而非之前由出版社一手掌控。
上海讀客圖書公司副總經理程峰向記者表示,隨著網路化進程的加快,消費者參與産品開發的模式也開始逐漸滲透到傳統出版領域,然而“網際網路+”只是形式上的改變,讀者對作品的參與度也不可一概而論。針對出版業的特有屬性,決定一本書是否能夠得到市場和讀者真正認可的,歸根結底還是要回歸到産品的內容上。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余罪》,雖然出身於網路,但實體出版後依然沒有遭遇差評,在豆瓣的評分也超過了8分,除了得到專業人員的指導外,作者的文筆和小説的內容也確實得到了實體書讀者的認可。 ”
半島晨報、海力網
記者夏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