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第一財季iPhone銷量陷入停滯 在中國遭遇國産高端手機挑戰

  • 發佈時間:2016-01-28 09:47:3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蘋果公司週二盤後公佈了最新財報,其第一財季(2015年第四季度)業績顯示,當季凈營收759億美元,同比增長2%;凈利潤183.6億美元,同比增長2%;當季iPhone銷售7478萬部,實現營收516.4億美元,同比增長1%。這是消費電子行業有史以來的最高業績。

  但如此令同行艷羨的業績,卻沒有得到投資者的肯定。財報公佈後,蘋果股價盤後下跌3%,最後報收于99.99美元,漲幅為0.55%。

  為什麼投資者反應如此冷淡?有分析指出,投資者看的不僅是業績本身,更是增長空間。

  蘋果還能有多大的增長空間?過去一年蘋果始終未能擺脫市場的質疑聲音。德意志銀行等投行分析師已經預測,iPhone在高端市場的份額或許已經見頂。

  IHS iSuppli中國區研究總監王陽直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到頭了。

   iPhone銷量陷入停滯

  由於蘋果公司的第一財季對應的是第四季度,這既是新一代iPhone發售後的首個完整銷售季,也是西方傳統的耶誕節銷售旺季,因此備受矚目,其第一財季數據對全年業績有重大影響,也是蘋果産品尤其是iPhone銷量的風向標。

  作為蘋果産品線當仁不讓的臺柱子,2016年第一財季,iPhone的收入在蘋果總收入中的比例高達68%,共售出7480萬部iPhone,高於上年同期的7450萬部,創出單季出貨新紀錄,但未達市場7550萬部的預期。

  耀眼業績背後的憂患也日漸顯露。

  除了iPhone之外,蘋果的硬體業績乏善可陳。當季iPad銷量下滑25%,Mac銷量下滑4%。

  而蘋果最核心的iPhone當季銷量同比幾乎持平,增長陷入停滯,而去年同期則是46%。

  蘋果當季凈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增幅只有2%,這與去年第四季度狂飆突進30%和38%的場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中國市場增長到頭

  蘋果業績增長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也是投資者擔憂的一大因素。

  蘋果美洲業務當季營收下滑4%,好在這部分營收下滑被大中華區的增長填補。作為蘋果第二大市場,大中華區業務當季營收增長14%。但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增幅已經大幅降低,收入增速從一年前的70%降低到14%。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減緩到25年以來的最慢速度6.9%。今年的經濟走勢也會直接關係到蘋果的營收和利潤。

  IHS iSuppli中國區研究總監王陽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認為,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增長到頭了。

  王陽稱,蘋果會推一個4寸屏的中端機,但預計定價要3000多元,這樣在中國也不會有多大的量。iPhone手機銷量增長去年主要靠中國,今年如果還想增長的話就只能靠iPhone7了。

  他還告訴記者,iPhone7外觀會大改,螢幕大小不變,外觀會更漂亮,具體怎麼變還要確認。但iPhone7也要10月份才開始賣,對蘋果近期的業績並無幫助。

  庫克在媒體採訪中也承認,今年第二財季(一季度)的iPhone銷量同比增長狀況可能會是最為艱難的,但今年全年情況會逐漸好轉。蘋果對第二財季的營收預期是500億-530億美元,低於市場分析師平均預期的556億美元。

  國産高端機性能已接近蘋果

  有分析指出,iPhone6s創新度太小,以及中國國産手機的爆髮式增長,讓iPhone在中國市場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戰。

  就《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單論外觀這一項,蘋果手機與多款國産高端手機相比,已顯老套,更談不上漂亮了。

  以華為和中興為代表的終端製造廠商已經開始瞄準高端市場。華為Mate系列和中興Axon天機系列就是兩家廠商力推的高端旗艦機。

  王陽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其實國産高端機在性能上與蘋果已經很接近,只是品牌差太遠。“中國消費者只買貴的,還是覺得用蘋果手機有面子。”

  但是年輕人群的消費觀念其實在發生變化。在《證券日報》記者的採訪中,多位年輕人對國産品牌的認可度非常高,並且認為,買蘋果不值了。(馬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