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荊門:“創新活市”拿下五個科技創新“國字號”

  • 發佈時間:2016-01-27 01:30:4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驅動看荊門

  ●“十二五”期間,無論是産業、地理位置,還是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方面都不佔優勢的荊門市,卻拿下了5塊科技創新的“國字號”。

  ●“十三五”,荊門確立了“創新活市”,要做創新先鋒,明確提出創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的奮鬥目標。著力創新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環境,增強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綜合競爭力,創建現代化的區域中心城市和江漢平原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

  ●扎紮實實走出一條以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撐産業變革、經濟發展的新路。到2020年,力爭全市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18%;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十二五”基礎上翻一番,達到210家以上;新增各類創新平臺50家以上;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件。

  “十二五”期間,荊門市獲得5個“國字號”、1個“省字號”:連續七屆十四年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稱號;獲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被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批准為進入“526”工程式列的32個城市之一;高新區成功晉級國家級高新區;格林美電子廢棄物迴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行業內唯一的國家級中心;“2014年全省市縣科技創新綜合考評先進市”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2015年4月19日, 荊門市在全國較早出臺了《關於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意見》,為創新創業者量身定做推出了“十件財政嫁粧”、“五份金融厚禮”和“四大服務套餐”。其含金量非常高被稱之為“黃金30條”。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成立了市委書記任組長的科技創新領導小組,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市政府專題會議多次研究科技工作,先後出臺了《關於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荊門的決定》、《關於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的意見》、《關於全面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若干意見》、《荊門市推進市校合作工作實施方案》等多項含金量較高的政策措施,幫助解決了科技投入、科技獎勵、科技人才、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建設、創投引導基金、爭創國家高新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創新創業中的難題。

  市人大常委會專門聽取創新型荊門建設和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情況彙報,並對《科技進步法》、《專利法》等科技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市政協常委會就全市科技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行專題協商和專項民主監督,有力地推動了荊門市科技創新工作。

  荊門市市長肖菊華表示,市委市政府把“創新活市”作為推動荊門“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不僅要制定好的政策,還要把政策優勢轉化為推動創新創業的發展優勢。

  構建創新創業平臺

  荊門市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四大平臺”(荊門公共科技資訊服務平臺、荊門農村資訊服務平臺、荊門醫藥化工創新平臺、荊門高新區孵化平臺)、“三個中心”(荊門市醫藥創新研究中心、荊門市化工資源資訊研發中心、格林美國家電子廢棄物迴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園”(荊楚理工學院科技創業園、荊門高新區大學創業園)和“兩器”(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企業加速器)建設取得新進展,其中“孵化器、加速器”建設水準全省領先,聚盛國際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百盟·慧谷是全省第一家“省級科技加速器試點單位”。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院士(專家)工作站33個,現已累計建成荊門九派通眾創空間、楚門創客空間、百盟科技企業加速器、荊門高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園、掇刀人民萬福眾創空間、海歸創業園等各類創新創業載體平臺31家,入駐項目304個,創客1140人。其中部級科研機構1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發中心23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生産力促進中心1家,産業技術創新聯盟2個。

  “荊門·龍泉匯”是借鑒武漢“青桐匯”的經驗,搭建的青年創新創業活動平臺;該平臺堅持匯聚項目、匯聚資金、匯聚資訊、匯聚人才、匯聚導師“五位一體”,讓創業者與創投資本對接、與創業導師對話,共同分享創新創業經驗,推動荊門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據荊門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副局長胡孝光介紹,荊門龍泉匯自2015年創辦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兩期,其中第一期共10個項目參加路演,獲得投資660萬;第二期12個項目獲得投資360萬,在今年計劃開展更多的路演活動,讓龍泉匯成為推進荊門人才騰飛的最好的平臺。

  多種途徑吸引人才

  就創新創業而言,荊門無論是産業、地理位置,還是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方面都沒有優勢,如何把荊門打造成項目、資金、創客爭相而來的“洼地”?

  荊門市擬定了《荊門市推進市校合作工作實施方案》,緊緊圍繞荊門市七大主導産業,實行“一名市級領導,帶領一個責任部門,組建一個工作專班,對接一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個合作平臺,推進一批科技成果轉化”的“六個一”工作機制。

  18名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帶領市直相關部門分別牽頭走進在武漢的高校院所。截至目前,已圓滿完成18場重大市校合作活動,累計編印並現場發放《荊門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市校合作工作手冊》1600余冊,製作展示易拉寶620幅,現場發佈荊門市企業技術需求358項,推介高校科技成果2723項,簽訂市校合作協議98個。

  先後聘請了1000名科技精英和64名市政府科技顧問。實現了“政府當紅娘,企業出題目,院所搞科研”的有機對接,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了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全市已有1000多家企業與省內外20多所重點高校院所建立了較為穩定的産學研合作關係,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高校院所為技術依託的産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正在形成。

  肖菊華介紹:“荊門本土走出去的優秀人才非常多,而且他們對於回來建設家鄉也有意願。市委、市政府會向每一位荊門籍大學生發一封邀請函,請他們回家鄉看看,了解荊門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讓荊門本地人才為建設美好荊門出一份力。”

  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2007年格林美以專利權質押獲3000萬元國家開發銀行貸款,開湖北省首筆專利權質押貸款先河。2012年格林美又以3億元專利權質押貸款創全國民營企業單筆專利權質押貸款最高紀錄。

  荊門為此出臺了《荊門市專利權質押貸款實施辦法(試行)》,鼓勵專利技術實施轉化,推進專利權質押融資工作。荊門企業凡是擁有經過智慧財産權局認證的專利,均可在相關銀行通過專利權作為質押獲得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貸款。

  荊門市積極推動科技金融對接,截至目前,全市已設立5億元的創新創業引導基金並建立了財政跟投機制,設立了一馬天使創業投資基金、大學生創業基金、科技金融基金、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涉農信貸風險補償基金和中小企業過橋基金。推出了“科創貸”、“迴圈貸”等支援雙創金融産品11項,各金融機構已為創新創業主體注資2.2億元。

  市本級和各縣市區財政科技投入佔當年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比例每年都達標且有一定幅度的增長。2015年市級財政科技投入4000多萬元,佔當年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2.5%。“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爭取國家、省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89個,獲得經費2.05億元。

  為創新提供最好的服務

  技術侵權,是很多創新型企業十分頭疼的問題。

  荊門市智慧財産權局局長楊立文説:“如果是荊門的企業遭遇智慧財産權侵權事件,智慧財産權局都會堅決維護智慧財産權所有者的合法權益。”

  2013年,荊門市有一家企業反映,他們的專利在外省遭到侵權。經過調查取證,荊門市智慧財産權局聯合組建了工商、經偵、媒體、律師等一個10人團隊,歷時一個星期,轉戰安徽、陜西、河南、河北四省,行程近萬公里,配合當地執法部門,有效維護了被侵權企業的合法權益,讓荊門企業確確實實感受到了安全感,也提升了社會各界對於專利權的保護意識。

  為了更好的服務創新創業工作,荊門市還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市級創新創業服務局。在市創新創業服務局設立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實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一次性告知制、責任追究制等五項服務制度,提供政策諮詢、申請兌現、證照代辦及項目入駐推薦等“一站式”服務。

  對各類創新創業載體平臺及其創客,在市創新創業服務局實行局班子成員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包聯服務和周到府服務制度,建立創客聯絡交流平臺,及時了解情況,提供對接服務,做創業者的“娘家”,當企業家的“保姆”。

  市委書記別必雄説,荊門要大力培育發展文化,形成創新創業氛圍;要建立支援體系,促進創新創業主體快速成長;要強化推進機制,確保創新創業政策落地生根,努力使荊門成為創新創業的沃土,成為全國知名的創新創業之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