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高杠桿下 深圳房貸政策或現收緊信號
- 發佈時間:2016-01-26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宇嘉
近期,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在深圳的分行,相繼收緊了針對仲介從業人員的房貸。其中,中行深圳分行抬高仲介購買二手房的貸款門檻,原先只需在深連續繳滿一年社保,現在則需三年,而且須是公積金組合貸款;建行則規定,仲介買房首付一律四成,配偶一方為仲介者按此執行;工行要求,非深圳戶籍二手房交易定金控制在成交價的5%以內,深圳戶籍控制在10%以內。
天天接觸買賣房産,哪些房子被低估、哪些房子升值潛力大,沒有誰比仲介從業人員更清楚。據筆者調研,之所以銀行收緊針對仲介人員的房貸,導火索就是近期仲介人員大規模炒樓,特別是出現了合夥或眾籌炒房的現象。事實上,仲介從業人員的收入並不高、收入水準不可持續,也不具備購房和房貸支付能力。之所以炒房成風,主要在於其對後市過於樂觀。另外,通過定金收據造假,提高房屋評估值,從而降低首付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仲介炒房在深圳歷來都有,但是銀行收緊針對仲介從業人員的房貸,這還是第一次。同仲介一樣,發放房貸的銀行也是通過遞交的材料掌握樓市微觀資訊,從而窺探到存在的問題或可能出現的風險。四大行收緊仲介從業人員房貸,折射出銀行開始關注深圳樓市風險,也讓2015年以來深圳樓市的投資客浮出水面。
相比以往,深圳居民投資房地産的模式升級了。首先是出現了“買房票”、“養房票”的現象。據悉,2015年初深圳私下成交的“房票”價格是8000元,到當年末已漲到3萬~5萬元;其次是杠桿率抬升,出現了通過消費貸款、信用貸款、民間借貸湊首付或支付房款,通過眾籌方式買房等“加杠桿”現象;最後,仲介協助偽造材料,提高房屋評估值,實現“高評高貸”,間接降低了首付比例。
有人將本輪深圳樓市空前的牛市稱為“杠桿牛”。目前,深圳存量商品住房不到北京、上海的一半,但房貸數額卻比北京、上海還高,可見杠桿率之高。在房貸政策外“加杠桿”,本質上就是“次級貸款”,即給不符合房貸條件的人發放了貸款。對於總體收入較低、收入不穩定,房貸負擔能力不足,靠成交量吃飯的仲介從業人員來説,給予其合夥或眾籌貸款,這是最典型的“次級貸款”。
但事實上,這部分“次級貸款”還是少數。2015年以來,各大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大量發放用房屋抵押的消費貸款,這些貸款很多又流入樓市。特別是深圳房價快速上漲,很多投資客通過消費貸款的形式,將手上房屋的增值部分套現,然後再拿去炒房,或者乾脆以銀行流水來申請利率更高的信用貸款來炒房。
因此,在原有的住房按揭貸款市場之外,又形成了一個新的、隱蔽的“加杠桿”貸款市場。這樣,差別化的個人住房信貸政策就被突破了,整體購房杠桿率提高。由此,筆者判斷,針對炒房大軍的貸款中,絕大多數是“次級貸款”。
當然,由於我國“零首付”很少,加上房貸也沒有被證券化、衍生化,銀行很關注房貸風險,因此,我國不會出現美國式的“次貸危機”。
但是,類似深圳這樣的大城市,租售比僅2%~3%,投資客並不靠租金來獲得長期收益,他們看重的是房價上漲後的差價。當未來收入下降了,或者銀行全面收緊房貸,再或者房價上漲的預期減弱導致拋盤增加時,就會出現房貸“斷供”,銀行房貸風險就會暴露。
上一波深圳仲介“炒房潮”發生在2007年,隨後央行全面收緊房貸,導致深圳樓市大幅度回調,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房貸“斷供”。此次在深四大銀行收緊對仲介從業人員的房貸,事實上是為了防範類似風險。
筆者認為,仲介炒房僅僅是深圳炒房群體中的一部分,但其暴露了此輪深圳房價暴漲的重要動力——加杠桿下的投資客。
因此,四大銀行收緊對仲介的房貸政策可能是一個轉捩點。由於因城施策、發揮地方主體責任、制定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落地,深圳樓市持續預期的房貸寬鬆或許要逆轉了。
(作者為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