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彩電業回暖看供給側改革

  • 發佈時間:2016-01-26 07: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我國彩電業交出了一份量價額齊升的成績單:彩電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長4.8%,零售額同比增長7.5%,市場均價同比增長2.6%。在全球彩電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彩電業逆勢增長,遠超當初的預期,也讓看衰這個傳統行業的人大跌眼鏡。

  隨著平板電視普及高峰期的結束,近些年彩電業的光景不及以前紅火,下行壓力加大,甚至被人貼上了銀髮市場、夕陽産業的標簽。毋庸諱言,即使從普通人的感受出發,也能體會到彩電業的艱難。比如,你家的電視多久沒更換了?彩電作為耐用消費品,一用就是10多年,該買的都買了,規模增長碰到了市場天花板;又如,你家的電視多久沒看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很多年輕人埋頭手機、PAD等小屏移動終端自享其樂,以往家人歡聚在一起看電視節目的場景少了,替代效應動搖了電視作為客廳主角的地位;再如,你家的電視還能值多少錢?隨著競爭的加劇,市面上彩電産品價格一個賽一個便宜,甚至有網際網路彩電企業賠本賺吆喝,打出的價格比量産成本還要低,低價策略重創了企業的效益。

  儘管壓力如此巨大,我國彩電業並沒有被壓垮,反而體現出較強的抗壓性,在去年實現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究其原因,紮實推進供給側改革功不可沒。

  首先,結構調整有效。當前,彩電市場呈現供大於求局面,中小尺寸的大路貨賣不動了,搞同質化競爭只能深陷價格戰泥潭,企業要想突出重圍,就必須千方百計改善供給結構。從市場需求看,大屏更精彩更有面子,更大尺寸已成為消費者購買電視的首選項。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市場彩電産品平均尺寸達44.5英寸,比2014年增加了2.3英寸,並且55英寸電視産品的銷量提高85.6%,佔到全尺寸銷量的15.5%,成為僅次於32英寸的第二大主銷尺寸。在價格競爭慘烈的情況下,彩電業正是依靠尺寸結構的升級支撐了市場均價的上升,並通過企業競相發力大尺寸,從紅海走向藍海,贏得了寶貴的利潤。

  其次,創新驅動有力。彩電産品的升級不只是尺寸更大,更體現在新技術、新材料、新形態的全方位應用上。當普通液晶電視銷售乏力之時,彩電企業著力創新,推出OLED電視、鐳射電視、曲面電視等令人耳目一新的高端産品,喚起了用戶購買熱情,形成了新的消費熱點。數據顯示,2015年,曲面産品上市機型達到97個,市場滲透率為2.9%;OLED電視零售量為4.3萬台,佔比0.1%;鐳射電視零售量為1870台,佔比0.003%。小荷才露尖尖角,由於顯示技術的進步無止境,隨著新型高端彩電産品持續發力,彩電市場的好戲還在後頭。

  再次,轉型發展有為。在網際網路重塑市場環境、消費習慣的大背景下,彩電業面臨重大轉型,惟有與時俱進、加速變革,才能重回時代風口。為搭上“網際網路+”快車,彩電業可謂不遺餘力:線上消費火爆,就加緊拓展電商渠道;網際網路電視興起,就加速智慧化發展;光賣硬體不靈了,那就軟硬兼施把産品+服務都搞上去。這樣一來,彩電業人氣旺了、粉絲多了、空間大了、後勁足了,産業價值得到了資本市場重估,也引來了眾多網際網路企業跨界搶食。

  一斑窺全豹。彩電業創新發展給人的一個重要啟示是,市場從來不乏商機,行業更是常做常新。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消費潛力巨大,關鍵在於企業善於挖掘、有效把握。在普及消費階段結束後,國內消費升級態勢明顯,消費外流的現象也較為普遍。當下,群眾追求品質生活的需求上升以及全球化産業競爭加劇,對國內製造業特別是消費品行業創新供給形成倒逼之勢。如果企業沿用過去的大規模低成本模式,在低質低價的道路上繼續跑下去,空間只會越來越小,困難也會越來越大,遲早會幹不下去。面對市場新形勢、消費新變化,廣大企業惟有加快轉方式調結構,聚精會神搞創新、做精品,切實改善供給結構、創造有效供給,才能真正滿足變化了的市場需求,實現品質效益型發展。

  應該説,我國工業基礎雄厚、知名品牌眾多、創新投入也在不斷增加,完全有能力、也有條件突破天花板、贏得新發展。而推進供給側改革就是當下最好的突破口,讓我們高度聚焦、全力以赴!(周 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