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火箭重復利用躲不開的幾道坎

  • 發佈時間:2016-01-25 02:30:5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藍色起源公司又破紀錄了。繼2015年11月率先實現“新謝潑德”火箭軟著陸回收後,該公司于北京時間1月23日又成功將同一枚火箭發射出去並再次收了回來,此舉真正實現了火箭回收再利用,書寫了商業公司重復使用航太器的歷史。

  航太專家、《國際太空》雜誌執行主編龐之浩介紹,在航太領域,過去只有太空梭的火箭發動機實現了重復使用。按照設計,太空梭發動機可以重復使用50次,其實直到退役,飛行次數最多的太空梭只飛過20多次。“太空梭是政府投資,投入很大。藍色起源是民營公司,能實現火箭回收和重復使用是件了不起的事。”他説,“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火箭可以使用多少次,維修成本要多少。”

  對於“新謝潑德”火箭的使用次數,藍色起源公司並未公佈指標。龐之浩介紹,有專家研究分析認為,火箭重復使用次數太少對降低成本意義不大,次數過多則會提高維修費用,綜合來看使用十次左右比較合算。

  該公司也沒有透露火箭回收後的維修成本。龐之浩認為,兩次發射間隔時間並不長,維修費用應該不會太高。

  此外他表示,回收可靠性也是影響未來運營的關鍵因素,這需要多次試驗來驗證。

  藍色起源公司接連在火箭重復使用方面佔先,難免會使另一家從事此項探索的商業航太巨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有些惆悵,不過二者所用技術的難度頗有不同。

  龐之浩表示,“新謝潑德”火箭未來將用於太空旅遊,屬於亞軌道火箭,在發射高度、飛行速度以及粗短的外形等方面更易於回收。

  2015年11月24日,“新謝潑德”火箭首次實現陸地軟著陸回收,當時最高飛行高度為100.4千米,此次試驗則飛至101.7千米。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九號火箭則用於宇航發射任務。2015年12月22日,獵鷹九號火箭首次在陸地成功回收,但收回的火箭沒有用於再次發射。出於成本、燃料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該公司將目標定為更為複雜的海上平臺垂直回收。截至目前其已開展多次嘗試,均未成功。

  在開展試驗的成本方面,藍色起源公司並沒有佔到便宜。龐之浩説,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是將發射任務和試驗相結合,在完成主任務之後順便開展試驗;藍色起源公司是專門進行試驗,相比而言成本並不低。他介紹,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將於今年2月,利用v1.2版獵鷹九號火箭向國際空間站發射貨運飛船,並再次開展海上平臺回收試驗。

  “兩家公司競爭是好勢頭,可以促進技術發展。”龐之浩説,“但該技術可靠性有多高,從成功到成熟需要多久,這是我們所關心的。”

  (科技日報北京1月24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