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每年新增一億人次從何而來

  • 發佈時間:2016-01-24 05:59:2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按照慣例,每年春運開始前,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就會發佈當年春運預測發送的人數。比如今年預計,全國旅客發送量達29.1億人次,絕對量新增1億人次。

  中國人口一共就13億多,29億多這麼大的運量都是哪來的?

  多年前剛開始參加春運報道時筆者並沒有留意,但連續看了幾年數據後,發現每年春運人數都在增長,而且基本都是1億人次以上的增長。10年前,我國春運客運數據只有現在的一半,可想而知增長速度有多快。

  “為何人數年年增長?這麼龐大的數據又是如何得來的?”

  原來這數據背後另有玄機。

  春運數據,首先要看懂“人次”這個概念。人次不同於人數,旅客每乘坐一次交通工具,就是一個人次。舉例説,某人要坐飛機從昆明到武漢,再從武漢坐火車到襄陽,然後從襄陽坐大巴回保康縣,這就是3人次,往返一趟總共是6人次。

  人次的概念理解了,你以為統計數據就是“數人頭”數出來的嗎?沒那麼簡單。

  針對春運客運量,鐵路、公路、民航等系統有自己不同的統計預測方法。

  先説鐵路,鐵路發送量的統計是由運力定運量,有多大運能就算多少人次。比如,今年春運鐵路運輸3.32億人次,同比增長12.7%,説明鐵路把“家底”都翻出來,才能拉走3.32億人次,並不等同於只有這麼多人想坐火車。實際上買不上火車票、想坐火車回家的人還有很多。其中,這12.7%的同比增長代表著這一年鐵路運力的增長,實際需求恐怕還要遠遠大於這個數字。

  再説公路,不同於鐵路、民航,公路的預算更為困難。公路是根據上一年的情況,考慮運力,再平衡各省份上報的數字之和得出來的,也就是説是個“概數”。水運也是如此。民航的數據則是根據民航能提供的航班運力和上年春運客流增加情況綜合測算的。所有數據上報後,國家發改委再對數字進行綜合,就有了大家看到的“29.1億人次”這一數據。

  通過這些統計方法,我們能從中得到一個資訊,在當前春運運力緊張的階段,春運客流量數據並不能代表旅客需求,而是運力供給數據。如果從需求角度看,實際春運出行的人數要大於這個數字,以後隨著運力的提升,春運數據還會不斷增長。

  既然已經是根據運力定運量了,預測這些數據還有什麼用呢?

  當然有用!預測出大致的客流總量,對確保春運順利出行非常重要。可以預見,未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春運也將産生強烈的“化學反應”。今年春運交通運輸部首次利用了大數據,對旅客出行規律進行了研判。有了這些數據,各交通部門才可以有的放矢,提前佈置,調配運力,做好應急預案。

  春運是大事,關乎生活中的你我他,我們只有多了解才能多理解,理解了才能包容“春運為何這麼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