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再拼一兩年就回老家買房”

  • 發佈時間:2016-01-23 07:31:2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的話

  臨近歲末年尾,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即將或已經返鄉,他們的留守子女也即將或已經與他們見面。這一年農民工們有什麼新收穫?遇到哪些難事?還有什麼樣的新期待?留守兒童們有哪些快樂和悲傷?他們的生活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了哪些變化?父母子女之間一定有很多心裏話説。為了更好地反映農民工和留守兒童這一年的親情互動,本報從今日起開設《親子連線·這一年》欄目,陸續刊出他們的故事。

  本報記者蘆曉春文/圖

  晚上8點多,田軍的手機裏又響起了訂單提示音,他匆匆地看了一眼,放棄了搶單,繼續開著載著貨物的麵包車駛向預約的目的地。

  “已經接了兩個單子了,送完這趟就不接活了,跟閨女約好了今晚要通電話。”來北京7年,田軍的重慶口音已經不明顯。

  34歲的田軍現在是北京大興一家暖氣片公司的倉庫保管員,自去年他與某家同城生活服務公司簽約成為一名速運司機後,週末和每天下班的時間裏,一部手機加上一輛麵包車,便成了他賺取額外收入的主要工具。

  “當初來北京,就是覺得這兒賺錢機會多,像這種手機上就能接到送貨訂單的事情,在老家很難想到。”田軍感慨道。他説,有個週六他一天共接到了12個單子,“那天真是運氣好,從早上7點多到晚上9點,一直沒停下,差不多賺了2000塊錢。”

  在老家重慶萬州的鄉下,田軍的兩個孩子,8歲的女兒思語和4歲的兒子小浩,成了他和妻子在北京最大的牽掛。最多不超過兩天就打一次電話,也成了他們與孩子雷打不動的約定。

  “有時候女兒受了委屈會在電話裏掉眼淚,那個時候我心裏就酸酸的。”一臉憨厚的田軍,説起自己的倆孩子,心裏總會泛起絲絲愧疚。由於在北京很難入小學,他的兩個孩子都被送回了老家。田軍説,每次打電話,他和妻子都不敢過問女兒的學習情況,“因為沒有幫孩子輔導過,只要她過得開心我們就知足了。”

  回去的路上,田軍打通了老家的電話,沒出他所料,這次還是女兒搶接。“爸爸,學校今天放假了,你和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啊?”電話那頭是思語急切的聲音。

  “這月底就回,還有10天。”接著,田軍又像往常一樣,與女兒聊起了各自最近一兩天的生活,雖然都是些稀鬆平常的小事,但父女倆卻很有得聊。

  在電話裏,思語告訴記者,這一年最開心的事,是和弟弟一起來北京跟爸爸媽媽度過了一個美好的暑假,“去的前一晚心情特別激動,腦子裏想著爸爸媽媽,還有去哪兒玩。”她嘻嘻地笑著説。

  思語説,她把在北京過暑假的點點滴滴寫成了作文,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捨不得離開北京,是因為不想離開爸爸媽媽,多希望這個假期再長一些。”這是思語在作文裏寫的最後一句話。

  田軍説,這句話觸動了他和妻子的內心,兩人決定這次回老家,“衣服、書包、文具,吃的,只要孩子喜歡的,多帶些回去,就是想給他們一些補償。”

  與記者道別之前,田軍吐露了內心的想法:“再拼個一兩年就回老家買套房,在家創業,不能再這樣繼續耽誤了孩子的教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