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控制倉位慎對反彈 基金經理難捨優質成長股

  • 發佈時間:2016-01-22 11:23: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於在去年四季度末秉持高倉位策略的基金經理而言,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急速下挫,無疑是當頭棒喝。來自東方財富網Choice金融終端的數據顯示,截至週二,多達545隻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跌幅超過10%,佔比高達94%,而即便是倉位靈活度更高的偏股型混合基金,也有多達693隻基金今年以來跌幅超過10%,佔比也超過六成。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巨大的市場壓力下,許多高倉位基金經理近期採取了減倉的策略,以應對A股不確定性風險的增加;而倉位相對較為溫和的基金經理們,雖然跟蹤的個股已經遭遇了巨大的跌幅,但仍無快速加倉的意願。不過,需要引起投資者注意的是,雖然成長股高估仍是A股市場的隱憂,但基金經理們對成長股的偏好沒有實質性變化,多數基金經理依舊將未來投資的主方向定位為符合經濟轉型方向的優質成長股。

  減倉觀望

  最新披露的基金去年四季報顯示,在去年四季度,絕大多數基金都採取了加倉的策略,並且一直延續到了今年年初。來自銀河證券1月6日的監測數據顯示,新年第一週,樣本內的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由前一週的66.27%上升280基點至67.79%,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上升247基點至83.56%。

  但A股的“黑天鵝”打擊了市場信心,倒逼基金經理們的倉位策略由升轉降。銀河證券1月12日的監測數據顯示,樣本內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由前一週的67.79%下降60基點至67.20%。業內人士指出,在連續熔斷的影響下,市場成交量迅速萎縮,基金經理們降倉的行動並不順利,結合同期的私募基金被動降倉和清盤壓力,缺乏對手盤的拋售行動導致了熔斷機制暫停後A股依舊持續重挫。

  對流動性風險的恐懼是部分基金經理們主動降低倉位的主要原因之一。上海某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去年6月份A股的暴跌,讓公募基金深刻意識到流動性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而在今年A股再度掀起情緒化殺跌的背景下,基金經理們普遍擔憂,一旦市場流動性匱乏,高倉位的公募基金將無法滿足突發性的贖回要求,而這對於公募基金行業將是災難性的打擊。因此,基金經理們必須提高現金佔比以預防這種風險。“雖然也有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因素引發基金降倉,但整體而言,若非防範流動性風險,很多基金經理其實並不希望拋售手裏的優質成長股。”該基金經理説。

  鍾愛成長股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雖然A股市場仍有悲觀情緒,但基金經理們對成長股的偏好並未改變,而此次A股重挫引發的部分優質成長股“錯殺”,則被他們視為絕佳的買點。

  中歐基金王健認為,2011年之前,增長效應帶動股市,股票市場更多地追隨實體經濟增長而發展;而在2011年之後,貨幣效應開始帶動股市,股票市場更多地受到貨幣政策影響。2016年,貨幣政策的邊際變化、匯率貶值下的資本流動、房地産市場的走勢,或成為今年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主要矛盾。她表示,市場在經歷調整之後,有三個方向或存在投資機會:第一,成長性較好的行業,可關注醫療/資訊服務/傳媒等領域中成長性較好的相關標的;第二,以技術進步和進口替代國産化為主要方向的標的,一般分佈在基礎化工/機械等領域;第三,因供給側改革以及行業本身歷經多年的調整而出現盈利拐點的行業。

  萬家基金投資研究部總監莫海波則表示,今年開始的兩周雖然經歷了快速且大幅的下跌,隨著下跌幅度的積累,理論上很多個股開始逐漸顯現出比較合適的買點。儘管市場中線趨勢仍然具有較多不確定性,但短期超調後的反彈窗口可能已經成熟。在配置選擇上,莫海波建議,當前在風險偏好程度較低的背景之下,應當關注有政策呵護的防禦板塊,確定性較強的受益於“供給側改革”的領域,以及估值被殺跌,內生性增長較好的部分成長股。記者 李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