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工業園區經驗開始“走出去”

  • 發佈時間:2016-01-21 08:31:1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商務部近日發佈的對外投資數據顯示,近年我國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穩步推進,成為對外投資的一大亮點。目前,中國企業正在推進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已達75個,分佈在34個國家,共帶動投資近180億美元,吸引入區企業1141家(其中中資控股企業711家)。境外經貿合作區成為我國開展國際産能合作的大平臺。

  産業園區被認為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經驗,伴隨著我國“走出去”步伐加快,國內工業園區經驗開始向全球複製。近年來,有多個國家提出希望與我國共建合作區,來增加就業和稅收,擴大出口創匯,提升技術水準,促進經濟共同發展。自2006年以來,我國政府鼓勵企業探索“走出去”新模式,參與建設境外産業園區,推動“走出去”向縱深發展。

  目前,我國建設的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已達16個,遍佈亞非拉歐13個國家。其中,亞洲有7個園區,分別是:巴基斯坦海爾-魯巴經濟區、泰國泰中羅勇工業園、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越南龍江工業園、越南中國(海防-深圳)經貿合作區、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南韓韓中工業園;非洲有6個合作區,分別是:尚比亞中國經貿合作區、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尼日利亞萊基自由區、尼日利亞奧貢自由區、衣索比亞東方工業園、模里西斯晉非經貿合作區;俄羅斯有2個,分別是烏蘇裏斯克經貿合作區、托木斯克木材工貿合作區;在委內瑞拉建設了庫阿科技工貿區。

  實踐證明,境外經貿合作區已成為我國推進國際産能合作的大平臺。境外經貿合作區契合所在國發展訴求,是我國實現産業結構調整和全球産業佈局的重要承接平臺,為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創造空間,有力地推動了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産能合作。據統計,合作區帶動了各行各業的中資企業“走出去”,其中輕工紡織類企業佔30%,建築建材佔15%,機械電子佔10%,資源生産加工佔11%,商貿物流佔20%。亞非拉國家資源豐富,且處於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需求旺盛,國內優勢産能轉移過去大有市場。通過發展合作區,我國還建立了有效利用境外礦産、油氣、森林、農業等各類資源的渠道,有利於保障海外資源的長期、穩定供應。

  對於企業而言,合作區無疑是“走出去”的公共平臺。我國“走出去”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往往對國外的政策法律、語言文化不熟悉,不適應,也面臨著工業基礎設施薄弱、産業配套差、水電路等外部配套條件不足等諸多困難。合作區一方面提供了比較經濟、可靠的海外發展基地,有利於形成貼近市場的産業鏈和産業集群,可降低企業海外投資經營成本;另一方面也改變了企業各自為戰的局面,實現抱團出海,加強了我國企業對當地政府、社會的整體影響力,提升話語權,形成“避風港”,有助於企業發揮投資規模效應效益,實現互補協同、共同抵禦風險,並爭取所在國的優惠政策。

  境外經貿合作區正成為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開展國際産能合作的重要抓手。近期,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參與境外産業集聚區、經貿合作區、工業園區、經濟特區等合作園區建設”。境外合作園區正成為我國實現産業結構調整和全球産業佈局的重要承接平臺。國際社會正透過合作園區這一窗口,讀懂中國互利共贏的投資理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