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阿里巴巴批判的批判
- 發佈時間:2016-01-21 00:29:56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你不能只要市場競爭的結果,而不要市場競爭的過程,沒有幾十年優勝劣汰的廝殺,我們的製造業也不會成熟,産業集中度也不會提高。
●你要是想讓市場機制決定資源配置,一些虛幻的需求就會起作用,但是有它們的存在,比起計劃經濟在更大範圍上無法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同時生産出大量沒人要的東西,要好得多!
●網際網路偉大技術革命的出現,可能就是要從此改變一些行業的生態,一些企業可能就是要與網際網路共生共存。
幾個雙十一過後,出現了一乾人士,批判阿里巴巴,博得了不少眼球。批判是可貴的,我們都很期待看到有價值的批判,特別是批判出名的大企業,但問題是,那些批判的理由,實在是似是而非,謬誤太多,因此需要清理一下,以正視聽。
批判一:“穿淘寶上買的打折衣服永遠穿不出優雅”。
問題是,中國整體的每人平均收入只是歐美的13%,劃分開來看70%是低收入階層,優雅對他們來説還太奢侈,還得靠幾代人的艱苦努力才夠得上貴族。那些瞧不起淘寶一族的人,一定至少是衣食無憂、坐頭等艙出國留學的富二代了。不過,這些富二代也還不是批判淘寶的人心目中的優雅人士,因為他們去國外的奧特萊斯掃貨,級別不同而已。其實,看不起淘寶上的打折貨,也透著那麼一股看不起正在一步一步發展中的中國製造業的窮酸氣!
批判二:“打折毀了中國企業,毀了中國製造業”。
第一,真正牛掰的産品,雙十一那一天,甚至任何一天都是不打折不降價的,這在淘寶上也不少,你設多少懲罰措施它們仍然可以我行我素,網際網路平臺毀不了它們;第二,那些連價格戰都打不起的企業,即使大家都明令禁止降價,早晚也還是要死掉的;第三,你們所理想的那種“寡頭競爭”即少數幾家企業君子協議都不降價、利潤較高從而有錢創新打廣告的製造業格局,當然是已經存在於一些發達國家了,但那是一二百年一輪輪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批批的企業在價格戰中被淘汰的結果,而不是文人墨客計劃的産物。你不能只要市場競爭的結果,而不要市場競爭的過程,沒有幾十年優勝劣汰的廝殺,我們的製造業也不會成熟,産業集中度也不會提高。沒有價格戰的逼迫,沒有人會努力提高效率、産品創新。真正的好企業是在價格戰中煉出來的,不是理想者想出來的。你也用不著列舉小店主們如何地無奈、如何地抱怨,只要他還沒有走,就是還玩得起,還沒有被淘汰,就還有成長為大企業、名品牌的可能,但市場從來不是所有參與者都能做大的,大企業總是在眾多小企業的屍體上成長。抱怨永遠有,卻永遠沒有用,只是博來文人墨客的憂天憫人。
批判三:“低價刺激使消費者買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需求虛假繁榮”。
其實計劃經濟的基本想法就是嚴格計算每個人都只消費必要的東西,不存在任何浪費。可是你怎麼知道、你怎麼能定義什麼是別人(不是你自己)需要的和不需要的?什麼是今天需要的而不是明天需要的?這是計劃經濟之所以失敗的基本原因。而我們的理想主義者又要出來“計劃”了!對一些人來説,他買回家來放在那裏即使後來沒有用(“後來”他的需求可能正是因為聽了理想主義者的教導而“改邪歸正”了呢!),也是滿足了自己的某種願望,這也許被一些人定義為浪費,但這永遠是市場需求的一個組成部分。你要是想讓市場機制決定資源配置,一些虛幻的需求就會起作用,但是有它們的存在,比起計劃經濟在更大範圍上無法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同時生産出大量沒人要的東西,要好得多!這也是為什麼人類社會比較來比較去最終還是要走上市場經濟道路的原因。
批判四:“網店就業不是真正的就業”。
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奇談怪論了。網店就業當然不是國企就業,但是一個能每月掙個幾千元的工作,對誰都是一份真正的就業,也許最初可能還只是低收入就業。你要把這些就業也消除掉麼?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特別是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出現,也許今後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自我就業、自由職業、靈活就業、在家工作等等。至於如何讓網店從業者更多地參加社保,取決於社保體制本身的改革與發展。要讓人們“有尊嚴地生活”,首先要讓人們有收入;而有尊嚴的生活,不是計劃出來的,而是由市場競爭的漫長過程創造出來的。看得出我們這些文人墨客很羨慕中國國企、外國大公司裏的就業條件,但是中國70%的勞動者還沒有受過高等教育,還在有沒有就業的邊緣上奮鬥。而且,你知道麼,你所羨慕的那些發達國家中,整體的失業率越來越高,而越來越多的就業正是自我就業。此外,有人還指責網店加班太多。日本企劃廳幾十年來一直在與日本企業的加班文化進行鬥爭,他們應該也雇幾位我們這些反對加班的“有識之士”。
批判五:“網路平臺毀了行業生態,企業離了平臺就無法生存”。
這是典型的似懂非懂又杞人憂天。網際網路偉大技術革命的出現,可能就是要從此改變一些行業的生態,一些企業可能就是要與網際網路共生共存。哪些行業的哪些企業,將來能線上下也有發展空間和發展機會,最終是在新技術條件下的市場競爭決定的,是由企業的選擇決定的,而不是由你們事先來計劃決定的,你叫也沒有用。
這話當然是對的。平臺一個就可能“通吃”了,而在平臺上賣東西的人越多越好。網際網路只是一個資訊技術,它降低了我們的資訊成本,可以使我們更好地做産品,所以我們都要用網際網路。但即使網際網路被加了一萬次,也並不能解決産品品質和各行各業技術進步的問題,代替不了製造業企業本身的成長,所以我們要積極為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創造條件。但反過來説,這也不是批判網際網路平臺的理由,而只是提醒我們的企業要用網際網路,但不要指望網際網路可以解決你的根本問題。
批判阿里巴巴這樣一個炙手可熱的強者,是有“風骨”的表現,可喜中國文人的優良傳統仍在!只不過在現代快餐媒體環境下,多了一點嘩眾取寵和“博眼球”的嫌疑。我來批判“風骨文人”,卻會讓人懷疑我拿了企業的廣告費,儘管我已經大概10年沒有與馬雲説過話了,或者説,馬雲10年以來已經不屑搭理我們了。阿里巴巴一定是有缺陷的,説不定也是風頭一時,有可能被比它更好的“阿裏九九”打敗,被下一個新技術所淘汰,但肯定不是被這種似是而非的唾液所淹沒。堂吉訶德的長矛再長,也是沒有什麼力量的。
寫此文是為了請大家事事都思考再思考,不要輕信那些危言聳聽。此事看來不大,但全方位反映了我們後發國家中一些人的心態,所以值得進行批判的批判。此文放到網上,一定是一堆板磚砸來。不過我這裡事先聲明,我絕不回一詞與之辯論。我的文章寫完了,供閱讀供參考。如想辯論,請去再讀幾遍經濟學的基本教科書,然後讀一些經濟歷史。
再提醒一句,讀經濟史書時要記住,發達國家和現在的跨國大公司、國際大品牌早年發展的歷史上,沒有或少有比他們更強的國家、更強的企業、更大的品牌,壓著他們,打著他們;而我們這些落後國家,我們的弱小企業,只能在他們的處處擠壓下艱難生長,還要整天聽著一些“假洋鬼子”關於發達國家企業如何如何高端而我們是如何如何不行的酸溜溜的嘲諷,所以我們必須自己創新出一些獨特的商業模式來加以應對。多讀書多思考,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作者係綜合開發研究<中國·深圳>院院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城市化委員會戰略諮詢委員、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