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渠道轉型升級迎來拐點年

  • 發佈時間:2016-01-20 22:29:4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顏菊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以大型超市、百貨為主的實體店仍然遭遇業績和利潤的雙雙下滑。國家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9月份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僅為4.6%。截至11月17日統計的76家零售業上市公司2015年三季度報顯示,六成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且迄今沒有好轉跡象。百貨業繼續成為重災區。2015年上半年,大部分百貨企業的銷售和利潤雙雙下滑,新世界百貨利潤同比下降86.6%。超市業態抗跌能力普遍要好于百貨店,大潤發、永輝超市、武漢中百、步步高、華潤萬家等上市零售企業2015年三季度報顯示,雖然增長極為有限,但銷售業績大都有所增長,華潤萬家、永輝超市、步步高等少數企業仍獲得兩位數以上增長。便利店業態是2015年逆市增長超過20%最靚麗的實體零售板塊。各個業態分化的業績表現也決定實體店舖的拓展在2015年仍呈現出“關多開少、大慢小快”的局面。聯商網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百貨、超市等)在國內共計關閉121家門店,相比2014年上半年關閉的158家門店雖有降低,但專家認為這並不説明實體零售業的“關店潮”有所好轉。究其原因,一是上述數據的全面性有待考證;二是零售企業的線下店舖在上年大面積關閉的較大基數上,來年必然有因節奏調整和運營平衡的需求導致一些本來要關閉的門店暫緩“關張”,而這類“僵屍”門店不在關店統計之列。此外,儘管目前關店暫且以一二線城市為主,但下一步市場對三四線城市商業産能過剩清算的“關店潮”極有可能將在國內大範圍出現。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將實體零售門店“關店潮”總結為四方面原因:惡性競爭、成本上漲、電商攻擊、政策影響,專家們基本認同,但同時也與零售業的惡性競爭與銷售網點商品“雙重過剩”有關,“關店潮”實際上是市場對這類情況的自發調整的表現,並認為扭轉“關店潮”的出路還在於實體零售企業自身的探索求變。正是由於行業發展形勢的變化,在加速倒逼著實體零售企業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業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此前行業高喊多年的百貨業回歸自營,發展自有品牌、O2O全渠道、業態創新等都在2015年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主流動作,成為啟動中國實體零售創新的“標配”。

  前述實體店舖的“大慢小快”局面就是2015年實體零售門店業態調整的典型表現。2015年,除了7-11、羅森、全家、好鄰居、聯華快客等便利店企業自身加速拓展,其他業態的企業也在分享小型專業店、社區店、便利店的市場蛋糕。比如此前主營超市大賣場的家樂福下半年在上海接連開出三家easy便利店,麥德龍也開始試驗便利店。此外,從百貨上市公司天虹商場到步步高集團的便利店“萬店計劃”,再到華潤萬家以深化跨境電商O2O服務優勢加快深入社區的便利店拓展行動,以及北京華冠超市重點發展城鎮社區便利店等,都在印證著便利店發展的方興未艾。

  專家們認為,未來基於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解決消費者便利、貼近社區需求的小型社區店、專業店、便利店等小而美的“小業態”店,在2016年將成為實體商超業態轉型的熱門方向。而諸如包括便利店、烘焙店、零食店、水果店、化粧品店、母嬰店等各種以專業化、精細化、差異化和便捷性迎合當下細分的消費需求的小業態專業店,將利用開店成本低、拓店速度快、貼近消費者、與電商平臺互補性強、毛利大等多重優勢,成為大賣場客流和銷售的有力競爭者。

  另一方面,超市百貨和便利店等業態拓展的“兩極分化”,除了業態自身發展的特點外,也與有的企業主動求變、轉型升級,有的企業被動固守過往盈利模式不放,經營缺乏創新不無關係。比如安徽樂城超市2015年仍然獲得近50%的同比增長,就在於其從技術提升到門店小業態創新上的迭連換代、內部挖潛。而整個2015年,從6月份王府井百貨、百聯股份及利豐貿易三家“抱團”成立合資公司,聯手進行百貨自營業務和自有品牌商品的拓展,到7月份聯華超市、永輝超市、武漢中百、百聯股份達成四方合作聯手打造供應鏈,再到11月份步步高集團聯手天虹、家家悅、三江購物等22家企業成立全球聯採眾籌平臺,打造國際化供應鏈,以及11月份永輝超市在近兩年陸續參股或控股上海蔬菜集團、上海東展國際貿易公司及其他一些上游廠商後,與南韓CJ集團成立合資公司等,都是在為加速供應鏈的整合尋求發展空間。這表明實體零售企業普遍在以內部挖潛、探索回歸商品和服務本質的轉型升級來應對“新常態”下實體零售業增速的放緩,並尋求新的增長空間。

  專家指出,有前瞻意識的零售企業2015年在供應鏈上的轉型嘗試,將從根本上帶動對未來門店的創新、品類管理以及差異化經營和效益的提升。這一方面源於實體零售受電商衝擊加劇,實體零售商必須提升核心競爭力來保住市場份額流失和利潤的下滑;另一方面來源於商業遊戲規則的快速變化,只有通過對上游商品資源的把控,才能實現對未來各類渠道的服務、合作、合併以及吸收。

  除了供應鏈的強化,整個2015年實體零售企業的轉型升級表現為如下三方面:一是經營模式轉變,開展品牌商品聯合採購,引導零售企業提高自營比重,發展自有品牌,從“二房東”的聯營模式向聯營、自營、自有品牌混合發展的模式轉變。二是線上線下融合,傳統零售企業主動擁抱網際網路,發揮實體店網點和物流的優勢,多渠道佈局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線下體驗、線上下單;三是從單一業態向多業態協同發展、垂直化發展,尤其是加速向社區延伸服務,大力發展社區便利店和小型業態專業店。

  O2O全渠道轉型升級已成為行業共識。雖然從餐飲到社區再到美業、旅遊、教育、汽車、房産、婚慶以及母嬰等行業的O2O都遭遇了盲目跟風後的屍陳遍野,但實體零售行業的O2O全渠道探索在2015年仍迎來加速發力元年。中國商報研究院統計,截至2015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已有85%的企業開始涉足電商,零售業O2O全渠道從概念研討、小規模嘗試進入到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實踐元年,並且在全業態、全品類發展的趨勢下漸次呈現出跨境電商成為風口、移動端消費成為最大熱點的特點。此外,實體零售企業的網際網路轉型也逐漸顯露出有望盈利的苗頭。另一方面,電商巨頭也在加緊與線下企業的聯姻合作,線上線下的融合在資本合作上取得重大突破。

  專家認為,對於向網際網路商業轉型、O2O全渠道演進,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內經歷過從偶發萌芽期到初步試水期、集中爆發期,再到戰略迭代期後,2016年或將是O2O全渠道走通的關鍵一年。整體而言,2016年實體零售的轉型升級會進一步提速,縱深推進,各種多元化跨界、特色化經營、更多形式的觸網、更多形態的O2O、全渠道會繼續涌現,某些創新將在運營中成熟定型,釋放出日益強大的功能。作出這樣的判斷是基於國內國外市場的兩方面對比:從國內看,2010年起,率先開始網際網路轉型的國內第一批實體零售企業將在2015年年底以及未來1年內進入到網際網路轉型成果的批量産出期,線上業務進入到持續驟增的時間窗口,線上線下的融合也將迎來爆髮式增長;從國外看,美國零售市場梅西百貨和諾德斯特龍百貨等,通過持續不斷地在實體經營以外的佈局,在全渠道領域都已取得了成功,為全渠道零售模式向國際零售市場擴散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並指明發展方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