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跨境購物受青睞 上海人更重品質提升

  • 發佈時間:2016-01-20 19:3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上海1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20日公佈的“關於上海消費者出境遊購物與跨境消費調查”表明,價格更低、品質更好、選擇更多是刺激消費者更願意在境外購物的主要原因。該部門同時表示,注重品質提升已成當前上海民眾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中國大陸游客到日本搶購智慧馬桶蓋、涌入藥粧店瘋狂掃貨,熱衷通過網路平臺“海淘”;而國內高檔商廈卻日漸門庭冷落,鮮明的對比已引發社會輿論關注。其實,不少人對“大包小包”從境外購回的多是地道國貨心知肚明。打破這樣的“怪圈”,讓中國人在國內即可購得質優價廉的貨品,成為相關部門致力探索的課題。

  2015年,上海市消保委與上海社科院社會調查中心組成聯合課題組,歷時3個月,隨機訪問數千民眾,對上海消費者在境外市場進行的跨境消費,包括通過保稅區和網際網路消費進口商品的情況,進行專題調查研究。同時,該部門還與上海師範大學組成聯合課題組,隨意調查了千余名在2015年10月至11月通過旅行社出境旅遊的消費者,對其在出境遊中購物消費狀況進行專題研究。

  根據調查,逾8成民眾在出境遊時特別想購物,而其在本地購物意願卻很低,超過65%的民眾只是“偶爾想購物”。出境遊人群中,近半數消費者有購物計劃,且多數消費者實際購物品類和金額都超出計劃。統計數據顯示,出境遊時,消費者每人平均購物支出接近1.5萬元人民幣。化粧品、服飾、食品以及電子消費品等常規商品是消費者跨境購買的“主打貨”。上海市消保委方面稱,這表明,消費者的需求由奢侈品向品質提升轉移。

  據了解,如今,上海每年出境遊總數約700萬人次,境外消費額約社會零售額的三分之一。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接受採訪時表示,根據調查,消費者有有意願也有能力消費,只是國內的部分商品品質和購物環境無法滿足其需求,他認為,應該舉措吸引更多的上海消費者留在本地消費,並使外地來滬消費者獲得更佳的消費體驗。上海迪士尼度假區6月中旬將開幕,上海消保委方面表示,這將為上海帶來更多外地乃至外國遊客,同時也希望將部分出境遊的潛在消費者“拉回”國內。

  唐健盛認為,應該暢通商品進口渠道,鼓勵進口商品直銷等新型商業模式,降低關稅,擴大自貿區的優勢,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更優的消費選擇;同時,借鑒國外經驗,嘗試設立“出口産品銷售中心”,由出口企業自己設櫃銷售。他指出,引入“中國製造”企業和産品,既能滿足消費者對國際品質商品的需求,又能為消費者和企業節約交易成本。

  唐健盛還表示,應該調整商業規劃,適度降低奢侈品的商業面積比重、增加品質提升型商品的商業面積比重,順應消費升級新趨勢。對消費外流現象,上海市商務研究中心負責人顧曉昱當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商務部門已關注到此現象。

  在“關於上海消費者出境遊購物與跨境消費調查”中,台灣團消費者出境遊購物滿意度最高,而港澳團則最低。在對具體商場滿意度調查中,盧浮宮卡魯塞勒商廊得分最低。調查顯示,近3%的消費者在出境遊購物中曾遇到糾紛,與商場直接溝通是解決糾紛的最主要途徑。為此,上海市消保委方面呼籲建立健全跨境消費維權機制,並提出,旅遊與商務部門應加強與境外目的地政府溝通,提出中國消費者的訴求;消費者組織也應加強與境外消費品企業的協調,提升商品售後服務水準。唐健盛透露,上海市消保委正在為跨境購物的中國消費者爭取“大客戶待遇”,已與相關目標企業就有關問題進行溝通。

  根據調查,中國遊客確實存在喧嘩吵鬧,爭先恐後、不排隊等不文明行為,且比例較高。6成以上被調查者曾目睹這些不文明行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