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小畫廊短暫歇業,頂級拍品仍然火爆

  • 發佈時間:2016-01-20 15:14: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專電? 題:中小畫廊短暫歇業,頂級拍品仍然火爆——從2015年市場表現看2016年中國藝術品行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滕菲

  有藝術品行業人士把2015年稱為“風刀霜劍”的一年,言下之意是生意不那麼好做了:年輕畫家畫完前一年訂單就無單可接,中小畫廊畫店短暫歇業的冷清現象。但同時,收藏家劉益謙在紐約佳士得驚天一拍,把超過1.7億美元的《側臥的裸女》收入囊中;而故宮開辦的“石渠寶笈”特展,又展現了大眾對藝術品的強烈需求。

  日前在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上,從業者集中探討了當下國內藝術品行業的三個話題:國內市場是否真的遇冷?大眾真的沒有消費需求?網際網路是否會顛覆傳統市場?

  國內市場回落,買家趨於理性

  藝術品拍賣公司怕什麼?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旭給出了答案,“拍賣公司怕的就是離場。”2015年,藝術品拍賣行業面臨著離場問題。趙旭認為,地産、能源等各個傳統行業裏的成功企業家三年前就開始從藝術品市場退出,這些原本的客人基於對經濟形勢的較低預期,降低了他們的購買慾望。

  “新常態”下,從業者心裏有點“沒底”。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甘學軍把藝術品行業比喻成附著在國內生産總值快車的附著體,國內生産總值遇到急剎車,就很容易把趴在上面的附著體甩出去,“所以我們的恐慌來自於這裡”。

  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劉尚勇描述了2015年裏年輕畫家畫完前一年訂單就無單可接、中小畫廊畫店短暫歇業的冷清現象,他稱之為藝術品行業的“熔斷”機制。

  對比起國內市場的冷清,海外市場中闊綽的中國人卻多了起來。佳士得的數據顯示,以歐洲古典藝術的品類為例,中國藏家的參與度方面每年遞增,保持了較大增幅。劉益謙超過1.7億美元的豪拍就是在佳士得的秋拍中豪闊的一例。

  蘇富比亞洲資深顧問溫桂華認為,近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有些回落,本質上未必是壞事。“市場回落厘清了價格體系。”溫桂華説,即讓“最好的藝術品賣最好的價錢”。

  實際上,國內頂級藝術品拍賣並未受到市場降溫的影響。2015年嘉德拍出的2.7945億元潘天壽《鷹石山花圖》就創造了潘天壽作品的拍賣新紀錄,同一幅畫在2005年的時候的拍賣成交價為1171.5萬元;嘉德另一幅拍品,李可染創作的《萬山紅遍》以5800萬元起拍,也達到了1.84億元的成交價。

  溫桂華認為,不是國內藝術品賣得差了,而是買家買得不那麼盲目了。

  大眾消費需求高漲,但市場不匹配

  2015年9月到11月在故宮開辦的“石渠寶笈”特展,催生了一個詞叫‘故宮跑”。因為排隊的人實在太多,不少人一大早到午門等候,一開門就一路狂奔進展;如果不跑,就要多等好幾個小時。

  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主任劉雙舟教授認為,這恰恰反映了2015年國內藝術品領域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方面市場很冷,另一方面老百姓藝術熱情高漲。“大眾有藝術消費的需求,但市場不匹配。”

  4年前,廣州華藝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開始舉辦大學生藝術博覽會,瞄準中産家庭藝術消費,均價從8000元到1萬元出頭,同時堅持原創、保真,2015年實現盈利。董事長李亦非説,現在有一半是散客,而以往藝術品消費的市場中,機構佔比更高。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趙力把藝術品消費、藝術品收藏和藝術品投資看做未來五年藝術品市場的三駕馬車,目前收藏和投資的低迷,意味著藝術品消費的力量在顯現。

  業內人士認為,藝術品進入大眾生活消費的視野,勢必要淡化其投資功能,更多強調為平凡生活提供的真實美感。

  “藝術北京”創始人董夢陽認為,或許不太亢奮的市場,恰好是做好大眾藝術教育的好機會,先有美術館、畫廊等藝術基礎設施,再有成熟的商業,這才是健康的藝術市場。

  網際網路助力市場,整合數據提升交易效率

  2015年,沒有人會懷疑網際網路在當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電商已全方位滲透進日常生活,包括藝術品行業。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關宇認為,2015年北京藝術品市場最大的亮點是藝術品的網路交易,國內藝術品電商的主流方式是提供交易平臺,而不直接介入交易行為。

  業內人士指出,網際網路對藝術品市場的作用主要包括:提升交易效率、整合數據資源,助力藝術品抵押估值等。

  傳統藝術行業從業者談起網際網路,往往感覺如履薄冰。有人視網際網路為警鐘,網際網路和藝術品市場的結合是在警示傳統拍賣機構。“再這麼玩,就玩不下去了。”這是甘學軍的“窮途末路説”。

  最早進入藝術品電商領域的藝典中國網首席執行官邱童卻不認為他們的出現是預示著傳統藝術行業的末路,“我們深耕于藝術行業,服務於這個行業,學習這個行業。”

  “深耕”,這與網際網路環境下強調“垂直”的概念不謀而合,即領域精專。蘇富比亞洲資深顧問溫桂華在描述傳統拍賣中的困境時,強調了精準定位市場、避免同質化競爭的重要性。“公司不分大小,公司只要抓準定位都有一個發展的空間。”或許這會是“網際網路+”時代的藝術品行業的一個機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