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破GDP增速“以快為好”的慣性思維

  • 發佈時間:2016-01-20 10:56: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於6.9%這個25年來最不亮麗的GDP數據,重要的不是糾結于數據有多低,而應看能否從歷史軌跡中得到啟發,面對新的情況和挑戰,找到讓經濟穩定增長的路徑走下去。

  國家統計局19日公佈2015年經濟數據。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國內生産總值676708億元,比上年增長6.9%,創25年新低。

  6.9%的增幅符合此前預期,表明中國經濟仍在合理區間運作。以到2020年要實現的經濟增長戰略目標估算,今後5年年均GDP增速達到6.5%就可實現。從這個角度看,2015年6.9%的經濟增長奠定了一個不壞的基礎。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6.9%的增幅是在中國經濟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階段達成的。此外,2015年還出現了國際金融市場大幅震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萎靡向國內傳導通縮因素等一系列不利於經濟增長的新情況。因此,6.9%的增長,證明了中國經濟的韌勁遠遠超過悲觀者的預計。這一點從産業分佈看更加明顯。第一産業增長穩定,第三産業增長迅猛,第二産業局部微降,下降較明顯的是固定資産投資和進出口貿易。這一方面表明經過刺激政策週期以後,房地産等固定資産投資的邊際利潤效益確實在遞減,外部環境對進出口的衝擊較大;另一方面也表明産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升級已初見成效。

  許多人會因GDP創25年來最低感到擔憂。但實際上,在中國經濟規模歷經多年高速發展、已經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之後,單純縱向比較已失去原先意義。經濟增長的高與低,核心指標是看能創造多少就業率,能否給居民帶來收入增長。在經濟規模分母較小時所創造的就業率,隨著分母變大,即使經濟增速放緩,也可達到同樣效果。比如,過去創造1000萬個就業崗位,需要8%至10%左右的經濟增長率才能實現,這也是過去一段時間提出“保8”口號的原因。而2015年,6.9%的增速就確保了創造1100萬就業崗位的任務提前完成。而從居民收入看,2015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超過GDP增幅0.5個百分點。核心指標向好,足以降低對GDP增速的敏感度。

  體量小的增長速度快,體量大時增長速度慢,這是經濟增長的常識,也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特徵。而1990年以來的年度經濟增長軌跡,還為我們提供了其他值得借鑒的歷史經驗。1990年因為處於治理整頓期,形成了第一個低谷,1999年至2000年形成了第二個低谷。第一個低谷,隨著1992年國內改革步伐加快迅速擺脫,出現了一個為期8年左右的景氣期;第二個低谷,隨著2001年中國加入WTO加快對外開放,也出現了一個為期近8年的景氣期。這表明,改革和開放,就是中國經濟能夠健康平穩增長的秘訣。

  中國經濟已經到了不需要採取以快為好的標準的時候。對於6.9%這個25年來最不亮麗的GDP數據,重要的不是糾結于數據有多低,而應看能否從歷史軌跡中得到啟發,面對新的情況和挑戰,找到讓經濟穩定增長的路徑走下去。

  其實,路徑已經選擇好,即戰略上推進各領域的深化改革和最高水準的對內對外開放;戰術上做好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拓展的平衡。關鍵是,不能懶為、不為或亂為。只要革除積弊,中國經濟就能邁過坎坎坷坷,應對各種可預料和不可預料的變數,保持明朗的前景。(徐立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