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坑洮硯重鑄華夏文化品牌
- 發佈時間:2016-01-20 04:29:38 來源:蘭州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洮河硯因洮河而得名,簡稱洮硯,是具有悠久歷史的石硯,在宋朝時已聞名全國,與廣東的端硯、安徽的歙硯及山西澄泥硯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硯。如宋代趙希鵠曰:“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誠如古人所言,製作洮硯最好的石料是産于卓尼縣喇嘛崖和水泉灣一代“老坑石”。而老坑石中的極品,當屬“鴨頭綠”,碧綠如藍,輕撫如嬰兒肌膚,儲量極少,自宋末就已斷採,能否重現不得而知,現今每得一塊鴨頭綠可視之為千年古董。硬度在莫氏3.1左右,最適宜研磨,顆粒直徑0.01mm以下,發墨快而顆粒細,密度在3.05左右,儲墨久,容易清洗不滲墨。老坑石中的其他石品,有綠漪石、鸚哥綠、鸊鷉血,市場儲量依然不足2%,下墨發墨好和稀有是洮硯位列四大名硯的根本,尤其是在端硯、歙硯老坑石已枯竭的今天,“老坑洮硯”更是備受追捧。
硯
老坑洮硯價值連城
洮硯硯石質地之所以極佳,是天然形成的礦石。據地質專家測定,形成于古生代的泥盆係,大約為四億萬年至三億五千萬年前。屬泥盆係中水成岩變質的細泥板頁巖石。岩石結構細密,滋潤滑膩,顆粒細,粒徑為0.01毫米以下,密度為3.04/釐米左右。並含有多種金屬離子,磨墨快而細膩發光。岩石經長期浸潤水份充足,細膩光滑,呵之出水,硯堂盛水久存不幹。故享有雖酷暑而傾墨不幹之盛譽。其硬度適中,為摩氏三度,質硬而不脆,磨抹久經耐用。洮硯色澤美觀典雅,有翠綠、赤紫、暗紅、黑等十多種,其色澤之美居諸硯之首。北宋詩人晁無咎讚美硯石貴和氏壁:“洮河石貴雙照壁,漢水鴨頭無此色。”大自然中那鮮翠欲滴的綠色展現出一派盎然欣茂的勃勃生機,鴨頭上的“鴨綠色”令人眼明心亮怡悅欣喜,綠色是洮石的代表色,洮石不僅色秀而且擁有圭璋之質。洮石不但色澤美觀,而且天然形成的石紋圖案更顯神韻。有的如驚濤駭浪,有的如平水微波,有的如雲、氣、點等多種自然圖案,充分地顯示出動感。
洮石性能卓越優良。石之美決定了硯之奇,洮硯貯水不耗歷寒不冰,澀不留筆滑不拒筆,發墨快而不損筆,儲墨久而味不腐,用之揮撒得心應手。當代國畫大師黃胄讚曰:“萬古洮石,磨墨為寶。昔日珍品,今日更好。”
自唐代以來,洮硯老坑石在四大名硯中儲量最少、最難採集,便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賈才能擁有的。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論硯》記道:“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端、歙、臨洮。”這是對洮硯最早的記載。唐代石制名硯的發展迎來了成熟期,端硯、歙硯、洮硯與澄泥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也開源於此時,使得大唐成為石質制硯開始一統天下的標誌性時代,洮硯、端硯、歙硯逐漸取代各類材質的名硯,至今不可撼動。
宋初,王陬收復洮硯石材産地洮州(今屬甘肅省卓尼縣),被封為趙土司管理礦區,洮硯被選為皇宮貢品,只有皇朝高官、文豪富商能夠擁有,百姓只是聽聞甚至難得一見。北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有詩云:“久聞岷石(或作岷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洮硯老坑發墨不弱于端硯老坑(即下岩),但採集難度更大、石料稀有、更難獲取。至宋末(1175年),特級老坑石就已斷採,因此當世每得一塊洮硯特級老坑石都相當於是得到千年的古董。
後經元代斷續,明清復盛,至民國衰落。民國後期,朝政腐敗,橫徵暴斂,作為貢物的洮硯,年貢數猛增。石料需求、開採量也相應增大,對礦區的管理逐漸趨於混亂,採掘全以眼前利益為準,殺雞取蛋,資源浪費嚴重。很多中、下品石料得不到綜合利用,全被棄擲、風化。數眼優質礦石洞窟被毀壞、坍塌而不能採石。整個礦帶,在十數年間被鑿剝得坑坑洼洼、瘡痍滿目。
建國後,當地政府對洮硯生産較重視。礦石開採權由集體所有。1964年,甘肅省工藝美術社開辦了洮硯雕刻業務,並在當地組織硯工設立了加工點。於是大力開採礦石,結果人為造成大量石料被損壞。文革期間,停止生産。1978年以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洮硯生産迅速恢復崛起。生産隊伍逐漸龐大,新一代硯工的興起,新的生産技術的應用,洮硯文化産業欣欣向榮。據統計,僅1990年,洮硯地區開採石料約50噸,僅收入約5萬元。但由於喇嘛崖、水泉灣一帶石材已無法人力獲取,致使很多喇嘛崖、水泉灣一帶之外劣質石材涌出市場,對洮硯的發展造成巨大的衝擊。
2010年,國家正式收回洮硯劣質石材的礦産——岷縣禾馱鄉、西江一帶,以及唯一一處洮硯頂級石材的礦産卓尼縣喇嘛崖、水泉灣一帶,並通過國家招拍挂公開招拍,停止開採岷縣石材、讓洮硯劣質石材得到流通的遏制,並科學開採卓尼縣喇嘛崖一帶頂級石材。
老坑洮硯再現輝煌
近幾年,隨著華夏文明創新區的創立,甘肅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洮硯這一歷史積澱文化積累厚重的甘肅文化標誌性品牌也由此而獲得了新生。2010年,萬龍工藝美術有限公司創立品牌“老坑洮硯”,在當地政府的指導和支援下,開始洮硯文化産業品牌化運營。
2010年,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洮硯深切的摯愛,也為振興這一傳世文化精品藝術,萬龍工藝美術有限公司獲得所有洮硯石材礦産資源的開採權,並創立品牌“老坑洮硯”。為此,萬龍工藝美術有限公司組建了以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何鄂、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鄭炳林為核心,以蘭州城市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左義林等各大高校教授為主的專家設計團隊。聘請中央美院雕塑係教授蕭立、中國書畫家協會副會長李寶堂為顧問。以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賈曉東、鐘浩為核心,以端、歙、洮三大硯著名雕刻大師為主的簽約雕刻大師團隊,匯集頂尖雕刻工藝,融合百家之長,致力於“老坑洮硯”的精品創作。
洮硯的雕刻一般以硯雕為主,兼雕立體山水人物、香廬等物。一台硯從設計至雕琢完工,傾注了硯工藝人的心血。工序很複雜:首先根據石料的自然形態和大小確定要刻的圖案,然後設計硯臺構造、款式、裝飾等,再按程式施刀。以先粗後細,從外至裏,一絲不茍的精雕細刻。硯臺由墨池、水池和蓋三大部分構成。除了使用價值外,也很講究藝術觀賞價值。因此,硯工把精力傾注于圖案的章法佈局,産生科學自然的藝術美方面。硯工對硯蓋的款式極為重視。蓋面有名家詩詞或題及落款,或是雕龍鳳等。字體不拘一格,有楷、草、行、隸、篆,包括上、下、邊款。裝飾是硯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圖案和文組成。目的突出主題圖案,其次是搭配密切協調。雕刻素材內容廣泛,包括山水、人物、龍鳳、花鳥、魚蟲等。雕刻技術和使用法吸收了玉雕、牙雕、磚雕、木雕等技法。浮雕和透雕是基本技法。浮雕是在平面上雕隆起的物體,刀法由淺到深逐步進行,使物體産生栩栩如生的效果。透雕是在浮雕的基礎上進行鏤空雕,形成強烈的真實和整體感。
傳統洮硯硯石容姿靈修、品格高雅,再由雕刻藝人經長期不斷地創作實踐,精益求精,在一絲不茍的硯雕中,流傳下來豐富多彩的藝術圖案。而融匯傳統與現代風格的“老坑洮硯”,在繼承傳統硯雕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相繼開發了“國學系列”、“敦煌系列”、“倣古系列”、“山水系列”、“吉祥寓意系列”、“地域風情系列”和會議禮品硯、會所筆會硯、收藏硯、硯板等。尤其是融合了甘肅兩張最具文化內涵的名片,由老坑洮硯品牌雕刻大師創作的“洮硯上的敦煌”系列作品敦煌菩薩硯,贈與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反彈琵琶硯贈與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成為珍貴的國禮。
經過5年的持續不懈的運作,萬龍工藝美術有限公司已經擁有了內業頂級的專業設計團隊、技藝嫺熟的雕刻大師、科學的管理理念、先進的生産設備,成為中國四大名硯制研企業中唯一一家集開採、設計、生産、銷售于一體的文化企業。其産品以獨特的設計、優良的品質,以客戶滿意為宗旨,獲得了國內外客戶青睞。同時,公司+農戶的生産模式、電商平臺+線下實體店的行銷模式,也為老坑洮硯的傳承發展搭上了“網際網路+”的快車。
2014年,萬龍工藝美術有限公司被文化部文化産業司列為國家級重點文化項目。2015年在第三十五屆中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上,萬龍工藝美術有限公司的參展作品“莫高神韻”、“陶淵明”、“文殊菩薩”、“水月觀音”榮獲文房四寶展金獎,公司被評為中國文房四寶國之寶。如今“老坑洮硯”項目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化發展項目。
2015年10月18日由萬龍工藝美術有限公司牽頭組建的甘肅省洮硯協會經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省文化廳批准正式成立。甘肅省洮硯協會的成立是洮硯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協會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動洮硯文化産業發展,培養洮硯人才,開拓洮硯市場,提升洮硯文化價值,擴大洮硯社會影響力,擦亮甘肅省文化名片為宗旨。
2016年1月18日省洮硯協會通過公開投票選舉成立了鑒定委員會,鑒定委員會將起草制定甘肅省洮硯地方標準,規範行業石材和工藝標準,頒發鑒定證書和收藏證書,這也將是洮硯最具權威的鑒定機構,提高洮硯公信力,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消費安全保障。協會陸續將會設立洮硯技藝委員會、洮硯學術委員會、策展外宣委員會等專業委員會機構和省級傳習基地,為硯石研究、雕刻技藝研究、洮硯歷史研究、洮硯文化推廣、洮硯市場拓展、洮硯技藝傳承和培訓等提供有力保障。省協會將與各大藝術院校和各縣級洮硯協會精誠合作,培養洮硯人才,共建“中國洮硯網”,省協會還將出版會刊,宣傳洮硯文化。
當下,洮硯倍受國內外文人墨客和收藏家所珍視,而隨著洮硯老坑石的開採越發艱難,石料日漸稀缺,今後一方真正的“老坑洮硯”更會一硯難求,收藏升值,潛力巨大,而且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必當難以估量。□徐曉兵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