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有一種扶貧機制叫利益聯結

  • 發佈時間:2016-01-19 08:33:3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黃雙成

  “我從去年起就種了4個草莓大棚,毛收入8萬多元。今年還要接著擴大規模,希望收入能突破10萬元。”日前,在安徽省水家湖農場草莓文化園裏,職工張瑞友説。

  以前,張瑞友是特困職工。如今他大手筆地種了4個大棚草莓。要知道草莓嬌貴,種植成本可不低。老張解釋説:“這些大棚都是場裏利用扶貧資金建成後租賃給我們的,還配套了水、電、路等,每個大棚租金2000元,不及自己掏腰包建大棚成本的四分之一,對於缺資金的特困戶來説著實很實惠。”

  先給貧困戶找準脫貧項目,再對貧困戶給予精準幫扶的政策,聯繫加工企業實行訂單收購,從而在農場、職工、企業等各主體間,摸索建立起一套穩定持久的利益聯結機制,讓扶貧更有的放矢,讓脫貧更精準高效。

  2015年開始,農場建設以農機、農資、農産品行銷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産前、産中、産後全程社會化服務經營體系,以及以安全、優質、高效農産品為主的産、供、銷一體化生産經營體系;以農場蛋種雞企業安禽公司“安禽父母代種雞”飼料轉化為中心,提出了建設玉米烘乾線、發展“公司+農戶”全産業鏈體系,為職工增收構建長效機制。

  在扶貧項目資金支援下,去年9月農場爭取實施了總投資200萬元的日烘乾300噸玉米烘乾線項目建設。“公司+農戶”全産業鏈建設投入使用。按8000畝玉米實現統一訂單收購計算,職工可獲利400萬元,農場可增加40萬元經濟效益,一個將企業、農場和職工結為利益共同體的扶貧增收利益聯結機制自此建立。

  “以前秋季想全部種玉米,卻不敢種,儘管産量高、效益可以,但一考慮到晾曬、銷售及倉儲等困難,我這種玉米的想法一擱就是好幾年。”農業分場三分場職工董學義説,現在好了,場裏建了玉米烘乾機,今後還要和我簽訂單種植合同,玉米烘乾後直接銷售給農場養雞場,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

  在談到增收脫貧時,董學義又掰著手指算起了賬:“我家34畝地,過去秋季一直種黃豆,按畝均130公斤,每斤2元計算,每畝地收入只有520元,種植玉米就不同了,每畝毛收入可達1200元,比黃豆翻了2倍多。”

  在探索精準扶貧助推産業升級的同時,農場還推動土地流轉帶動規模經營、社會化服務帶動農業經營體制創新改革,依託龍頭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走出去”流轉土地1.3萬畝,在促進增收脫貧的同時,促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僅此一項年增收320萬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