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賒賬消費”興起 虛擬信用卡重啟

  • 發佈時間:2016-01-19 06:33:39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見習記者 淩怡

  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熱衷於“寅吃卯糧”。各大電商平臺也紛紛推出“賒賬消費”業務,搶佔市場。

  近日,蘇寧推出“任性付”,成為繼京東“白條”、阿裏“花唄”之後又一網際網路個人“賒賬消費”産品。與銀行信用卡的功能類似,電商平臺推出的這類“虛擬信用卡”也是主打消費分期付款。

  那麼,相比傳統信用卡,這類電商平臺的“虛擬信用卡”優勢體現在哪兒?便利優惠的背後是否存在風險?

  網上購物颳起“賒賬風”

  近日,消費者楊先生計劃購買一部蘋果iPhone 6S,但他並不像一般消費者那樣跑去線下蘋果商店購買,而是選擇線上上電商平臺上分期支付。

  他告訴記者,在蘇寧“任性付”分期商城,價格4878元的蘋果iPhone 6S手機,月還款從最低227.54元到最高1650.29元不等,還可以享受30天0手續費免息。“我每個月的月薪五六千元,相比一次性付清,我更傾向於分期付款,一個月付幾百塊對我來説沒什麼影響。”

  大學生小胡最近用“花唄”給予的2000元消費額度,在天貓商城提前網購了自己心儀已久的一款時尚手提包。“本來是想等過年後拿壓歲錢買的,現在有這樣的‘賒賬消費’,可以讓我提前用,下個月再還。”

  而“賒賬消費”的明星産品京東白條更是早在2014年2月便開始公測,接連推出針對學生群體的“校園白條”、針對線上旅遊的“旅遊白條”,以及“租房白條”“鄉村白條”等創新産品來佈局市場。

  “就像拿到一張虛擬信用卡,過程不像辦銀行信用卡那樣麻煩,卻可享受相同的提前消費額度。對那些收入不高的消費者吸引力較大。”杭州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工作人員表示。

  “虛擬信用卡”逾期處罰更溫柔

  萬一逾期未還,如何收費?這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就傳統信用卡來説,銀行要向逾期未還的用戶收取每天萬分之五的利息,並且絕大多數都是當期帳單全額罰息,還有滯納金的“懲罰”。

  但電商平臺的“賒賬消費”在逾期處罰上就要“溫柔”得多。比如“京東白條”“花唄”,若逾期未還,按每天萬分之三、萬分之五的費率收費,但只對逾期未還部分收費。

  免息期的長短也是吸引消費者的關鍵點。比如,消費者用“京東白條”購物後,可以選擇最長30天的免息期,“花唄”最長免息期可達41天。但這與銀行信用卡來比,優勢並不大,因為多數銀行信用卡免息期為20天至50天。

  在授信額度上,“虛擬信用卡”的優勢就更不明顯了。記者了解到,京東白條的申請額度在3000元到5000元左右,最高額度1.5萬元。“花唄”的信用額度一般不超過6000元,最高不超過3萬元。而多數信用卡的授信額度都在3000元至10萬元,遠遠超出“虛擬信用卡”的授信額度。

  另外,電商平臺的“賒賬消費”業務目前還限制在自家平臺上,而銀行的信用卡多是線下實體消費。

  套現風險高,重啟仍是未知數

  金融創新的同時,也存在疏漏。電商平臺的“賒賬消費”業務開始吸引“套現一族”的注意。

  記者調查發現,在網上搜索“花唄套現”,會出現各類商家或仲介的網站或QQ群號。據了解,目前套現返點大致為套現100元收20元、200元收40元、1000元以上收10%。

  業內人士透露,只要消費者自己不打算套現,不法分子就很難如願。比如,通過淘寶進行一個假交易,消費者點擊後進行購物,這筆消費就能從“花唄”轉到商家的賬戶上。等消費者再進行購物確認完成消費,商家就能收到這筆貸款,扣除手續費後再轉給消費者。

  浙江雄貓軟體開發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劉衝陽表示,“虛擬信用卡”使用便捷,同時能降低銀行信用卡成本,是金融行業網際網路化的發展方向。但因徵信制度尚未完整,“虛擬信用卡”重啟仍是未知數。“要依靠大數據,為所有人建立信用數據庫。在風險控制端,也要利用大數據建立測算模式,監測商鋪交易信用數據,減少套現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