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裝備圈裏的“學術達人”

  • 發佈時間:2016-01-19 01:30:4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軍中英才

  學術界的人都知道,要在國際頂尖刊物發表論文十分不易,而要被廣泛他引更是難上加難。

  有這麼一個80後教員,發表學術論文70篇,其中在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學會會刊(IEEE)上刊發13篇,被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35篇,SCI他引“前十篇”中更是佔據3篇。他引人員中,既有10多位IEEE學會會士,又有中科院院士,還有國內外工程院院士。老師和同學們都説,在學術上他一直處在領跑的位置。

  他就是火箭軍工程大學302教研室講師司小勝, 一位生於1984年的青年教員。

  去年,其撰寫的博士學位論文《數據驅動的隨機退化系統剩餘壽命估計及其應用》獲第二屆中國自動化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而他更是該學會兩屆獲獎者中唯一一名軍人。

  如何測算武器裝備的真實壽命一直是個困擾産、用雙方的難題。廠家為確保裝備性能和經濟利益最大化,在確定其使用年限時,都比較保守。其實,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對武器裝備“底數”不清楚,缺乏科學預測方法。

  9年前,司小勝在國家教學名師、其碩士博士導師胡昌華教授的指導下,把研究方向鎖定在這個裝備故障和壽命預測的公共難題上,是國內外最早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員之一。

  裝備在儲存、通電、正常使用等狀態下的數據不盡相同,而在設計階段、儲存備件、實驗室等環境下數據也會發生變化,採集各類數據工作量很大,對數據進行有效甄別,並科學進行壽命預測更難。

  面對海量數據,司小勝從不退縮。有時騎著自行車剛出實驗室,腦海中閃過一個靈感後,又會馬上調頭回去繼續進行實驗嘗試,半夜有了新的思路也常常“跳下床”挑燈夜戰。

  “愛鑽研,有闖勁,自主性強。”胡昌華教授以嚴格著稱,然而對司小勝這位弟子卻讚賞有加。攻讀博士期間,司小勝被送到清華大學進行聯合培養。那些日子裏,他每週工作70小時以上,很多學術成果都是在實驗室一遍遍嘗試,一次次失敗中孕育出來的。

  近年來,隨著司小勝發表的學術論文越來越多,他的知名度也越來越大,因學術研究成果突出,還榮立三等功一次。不少學弟,不曾相識的外校研究生、博士生都慕名找到他,請他幫忙修改論文,他都很認真地把關反饋。他説:“學術需要爭鳴,見到幫助過的人獲得成功,自己同樣有獲得感、成就感。”

  然而,司小勝感到最有獲得感和成就感的事莫過於自己的研究能服務部隊、服務戰鬥力生成。前不久,某研究所經過多方考量後,將某型裝備壽命預測的“訂單”投送到他所在的教研室,其學術研究成果將在工程運用上逐步得到轉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