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大豆産量約為進口量七分之一左右 農民為何屢屢守豆觀望

  • 發佈時間:2016-01-18 07: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慧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産大豆産業困境持續多年,去年10月份新産大豆上市後再次出現銷售不暢。國産大豆常年産量在1200萬噸左右,而2015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突破8000萬噸,創歷史新高。國産大豆産量不高,但銷售並不順暢,原因何在?

  大豆價格跌跌不休

  需要積極推進現代農産品市場體系建設,完善農産品期貨市場,讓農民通過期貨市場規避大豆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實現與企業的有效對接

  黑龍江嫩江縣臥都和鄉種糧大戶商玉琴望著場院裏堆積如山的大豆,心情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她家今年承包了6000畝地種植大豆,每畝大豆清選後的平均産量為260多斤,總産量160多萬斤。清選後的大豆價格為每斤1.7元左右,商玉琴目前還有一半沒有出售。她認為現在大豆價格太低,等等看市場能否好轉。

  大豆是高度國際化的農産品,國內外市場聯動性強。2014年,我國取消大豆臨儲政策,國産大豆價格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説,去年年初國産大豆價格為每斤2元以上,去年10月新豆上市時,黑龍江農村的大豆價格為每斤1.8元左右,目前收購價格已經降到每斤1.75元左右。

  分析人士認為,造成當前大豆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全球供應非常寬裕。據了解,2015年大豆在全球範圍內獲得豐收,産量達到3.2億噸,全球大豆的期末庫存和庫存消費比達到歷史高位,國際大豆價格持續下跌。在國內,失去臨儲支撐的國産大豆價格隨國際市場下跌。不過,國産大豆價格仍然處於全球市場的“高地”,目前進口大豆入境價格為每噸2800元至2900元左右,而國産大豆為3700元以上。巨大的價格差導致大豆進口增長迅猛。據海關統計,2015年我國進口大豆8169萬噸,比上一年的7140萬噸增加1029萬噸。

  黑龍江是我國大豆主産區,産量佔全國的30%以上。黑龍江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原料和油脂原料,但是,這兩個市場都受到多重擠壓。

  據了解,黑龍江食用大豆主要銷往廣東、上海、山東等經濟發達省份用作豆製品原料。但是,大豆臨儲政策的退出改變了國産大豆原有的供應格局,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大豆種植面積大幅度增加,對黑龍江大豆需求大幅下降,東北一些赴俄羅斯遠東地區種植大豆的企業,去年返銷回國20多萬噸,進一步擠佔了黑龍江食用大豆市場。

  黑龍江大豆的另一銷售渠道是油脂加工企業。進口大豆主要用作油脂加工原料,但進口大豆價格遠低於國産大豆,加工企業更願意採用廉價進口大豆做原料,使得黑龍江那些只能使用國産大豆的油脂企業普遍陷入經營困境。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內油脂企業大部分關停,開工率不足10%,企業收購積極性普遍不高。“近期黑龍江大豆收購的主力是國儲庫,否則,大豆收購價格會跌破每斤1.6元。”王小語説。

  王小語認為,目前大豆價格大幅度波動會引發市場主體的不穩定預期,直接影響農民種植收益。因此,我國需要積極推進現代農産品市場體系建設,完善農産品期貨市場,讓農民通過期貨市場規避大豆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實現與企業的有效對接。還需要完善大豆進出口管理,防止大豆過量進口擠壓國産大豆市場空間。

  突出國産大豆品質優勢

  國産非轉基因大豆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較高,因此國産大豆産業要瞄準國際國內食品市場,發展專種、專儲、專用新型大豆産業鏈

  在目前國內外大豆價格倒挂短期內難以扭轉的情況下,國産大豆産業必須走差異化競爭路線,突出國産大豆的非價格競爭優勢。

  黑龍江尚志市大地糧油公司就是一家採用物理壓榨工藝加工非轉基因大豆的企業,在國産大豆加工企業大部分關停的情況下,它們依然保持穩定發展,去年開工率達到40%左右。公司董事長李方傑告訴記者,當前消費者對採用非轉基因大豆做原料和物理壓榨工藝生産的大豆産品需求不斷上升,目前有意向與他們公司簽訂訂單的企業越來越多,企業今年開工率有望達到80%甚至90%,預計收購國産大豆7萬多噸。

  然而,一個企業的逆勢發展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當前國産大豆賣難問題。王小語認為,加工企業是大豆産業鏈上的樞紐,要想方設法採取措施重點扶持加工企業,激發加工企業入市收購的活力。目前我國大豆加工産能嚴重過剩,2015年大豆加工能力達到1.45億噸。國家一方面要採取措施堅決淘汰落後産能,引導部分過剩産能向化工塗料、大豆油墨等領域發展;另一方面要推進大豆加工工藝提檔升級,帶動國産大豆銷售。

  一位業內專家認為,要解決國産大豆賣難,關鍵是要找準國産大豆的比較優勢。近年來,非轉基因大豆已經變成稀缺資源。我國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區,國産非轉基因大豆在國際市場上認可度比較高。國産大豆産業要瞄準國際國內食品市場,發展專種、專儲、專用新型大豆産業鏈,杜絕轉基因大豆進入食品加工領域,逐步提高國産大豆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我國還要建立大豆品種資源保護區和非轉基因大豆保護區,以避免因基因漂移破壞國産大豆非轉基因的競爭優勢。

  建立豆農利益補償機制

  提升國産大豆競爭力,需要提高農業的基礎競爭力,進一步促進土地流轉和集中,要進一步完善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完善補貼發放方法

  近年來,農業生産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快速上漲,我國農業種植成本居高不下。與水稻、小麥、玉米相比,大豆種植效益較低,價格持續下降,把農民僅有的一點利潤空間也擠佔了。這是當前農民普遍持豆觀望的主要原因。

  黑龍江綏濱縣連生鄉吉合村農民藍寶成去年種植大豆1.6萬畝,每畝大豆平均産量300斤左右,總産量480萬斤左右。為了還貸款,他不得不在每斤1.62元的價格低點賣掉一部分大豆,還留下一部分等待價格上漲。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畝地承包費340元,農藥、化肥、種子、機械折舊以及銀行貸款利息加起來260元以上,這樣每畝地種植成本達到600元以上。如果以現在每斤1.62元的價格銷售,每畝收益480多元,種植一畝大豆凈賠120元左右。

  專家認為,要降低國産大豆種植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需要提高農業的基礎競爭力,進一步促進土地流轉和集中,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産率。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完善補貼發放方法,保證農民的利益在改革中不受損失。

  藍寶成告訴記者,他種植的非轉基因大豆産量低,價格又沒有優惠,如果國家補貼政策不能及時落地,勢必會影響繼續種植大豆的積極性。他希望國家儘快出臺2016年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希望國家在確定大豆目標價格時能夠充分考慮大豆與玉米、小麥、水稻的種植比較效益,確定一個相對合理的補貼價格;希望地方政府在實施補貼政策時儘量做到公開透明,讓農民心裏有數。

  多位國産大豆加工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最擔心大豆價格波動影響大豆的穩定供應,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希望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加強大豆産業風險預警管理,防止大豆價格出現大起大落,繼續加大對豆農的補貼力度,穩定大豆種植面積。

  由於種植效益低下,近年來國産大豆種植面積下降幅度較大。目前國家為了化解玉米産能階段性過剩,明確要利用現階段國內外糧食市場供給寬裕的時機,在一些不適宜種植玉米的地區,推動玉米與大豆輪作,減少玉米種植面積。這為國産大豆種植面積增加提供了廣闊的騰挪空間和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專家認為當務之急是要統籌研究玉米、大豆兩個品種的補貼政策,建立利益補償機制,調動農民進行科學輪作的積極性,推動國産大豆種植面積恢復性增加。(經濟日報記者 劉 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