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工旅行” 三思而後行

  • 發佈時間:2016-01-18 08:29:31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本市高校陸續放假,面對一個多月的假期,部分大學生打算開啟“説走就走的旅行”,但苦於盤纏不足,“打工旅行”的“窮遊”模式成為最新玩法。所謂“打工旅行”就是拿勞動換錢,提前聯繫旅遊目的地的餐館、咖啡館、青年旅社等,為其短期打工,老闆不用支付工錢,只提供免費食宿。

  大學生小姜最近就在尋找“打工旅行”的機會,他告訴記者,在豆瓣網、微網志、微信等平臺輸入“打工旅行”關鍵詞,招募大學生的項目很多,特別是寒假,由於北方較冷,南方的城市就很熱門,西藏拉薩、海南三亞、雲南大理和麗江、福建廈門等,都能溫暖過冬。

  “享受溫暖陽光,呼吸清新空氣,結交新朋友,大理青年旅社尋找寒假小夥伴兒!”看到如此誘人的“英雄帖”,小姜和店老闆通了電話,老闆開出條件,小姜工作半個月,每天負責前臺接待,做飯時去後廚打下手,負責大廳和小院的保潔,老闆為小姜免費提供食宿,“短工”結束再給300元路費。

  看似雙贏的“打工旅行”,大學生卻有著截然相反的看法。支援的人認為,要勇於嘗試新鮮事物,以前旅遊花的是爸媽的錢,現在自食其力,邊打工邊旅行沒什麼不好,而且更能融入當地的風土人情,還能豐富人生經歷。而反對的人認為,安全是最大的問題,大學生涉世不深,到了陌生環境,生命安全沒保障,萬一發生意外怎麼辦,尤其是女同學最不適合。

  其實,“打工旅行”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即將大四畢業的小趙告訴記者,上次去麗江的青年旅社“打工旅行”,每天干的就是服務員的活兒,整理房間、刷廁所、掃地擦地……根本就不浪漫,簡直就是廉價勞動力,硬撐了幾天后,家裏寄來了錢,就停止了痛苦的“窮遊”之旅。

  許健律師提醒,此類“短工”一般不簽合同,店家多以“義工”之名規避風險。“打工旅行”目前沒有統一規範,還處於監管盲區,萬一發生糾紛,當事人很難維權。大學生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往因“打工旅行”發生詐騙搶劫的案例並不少。如果打算旅遊,還是選擇正規的旅行社報團,不要拿自己的生命財産安全冒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