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優化創新環境 培育先發優勢

  • 發佈時間:2016-01-18 00:31: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陳慶修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未來經濟的發展,將從依靠後發優勢的傳統經驗階段,轉變到更多依靠先發優勢的新階段。但我國目前的先發優勢尚不足以支撐創新驅動型發展。

  ●先發優勢的形成,依靠的是知識、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這其中創新創造是核心。“十三五”時期,要化解壓力、走出困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本出路在於創新。

  ●營造有利於發揮先發優勢的創新環境,需要重點推動以下工作:樹立創新理念、完善創新機制、深化體制改革、發揮市場作用、優化人力素質、發揮體制優勢。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十三五”時期。科學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機制,實現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應對後發優勢消失及發達國家技術壁壘條件下調結構、轉方式、增效益的戰略決策,其核心是以創新推動發展。創新是先發優勢的支撐,要立足於創新打造先發優勢。

  我國進入依靠先發優勢發展的新階段

  目前,我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面臨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增長速度換擋期的“三期疊加”,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不可持續的增長方式,難以為繼的結構性産能過剩與結構性消費不足。進入新舊動能轉化的關鍵階段,單純依靠增加資金、土地和勞動力等資源要素投入甚至犧牲生態環境已難以推動經濟持續發展。

  從經濟發展動力來看,我國經濟正從後發優勢的傳統經驗階段,轉變到後、先發優勢兼顧更多依靠先發優勢的新階段。此時,只有依靠創新發展,發揮先發優勢的作用,才能有效破解資源錯配、結構性扭曲、産能過剩、資源環境約束等制約經濟發展的系列難題。

  先發優勢一般包括:技術裝備水準處於領先地位,相應的産業佔據價值鏈高端,産品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技術持續創新能力強,發展後勁足;人力資本素質好,能適應創新創業創造以及資本擴張的需求;資本充足,市場成熟,消費與供給側均呈現旺盛活力。顯然,我國在其中一些方面已經具有獨特先發優勢,如製造業産業鏈完整、宏觀調控能力強、人力資源豐富且相對素質較高、市場空間廣闊等等。僅從技術角度看,我國先發優勢也可圈可點,如高鐵、核電技術、航空航太、基礎設施建設都已經領先世界,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強,成為裝備出口和“中國智造”名片。但是從總體來看,我國的先發優勢差距大,特別是技術創新不足,難以支撐起以先發優勢作為主要推動力的創新驅動型發展。

  從全球範圍看,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自從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後都面臨重大轉變,主要體現在重視以創新推動發展上,如美國的“再工業化”、德國的“工業4.0”等。

  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從後發優勢的追趕型發展到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從借鑒模倣到創新引領,標誌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創新是打造先發優勢的不二法門

  先發優勢是建立在動態比較優勢之上的,先發優勢的形成和引領型發展的突破,要依靠知識、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等,這其中創新創造是核心。有創新才有先發優勢,發揮先發優勢歸根結底要靠創新和研發來提高産品、服務、産業的市場競爭力。創新創造是打造先發優勢的不二法門。

  創新是我國經濟發展調結構、轉方式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從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到組織大科學計劃或大科學工程,通過創新戰略的實施,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新技術、新動力、新空間、新體制,借助創新驅動培養一批區域空間結構和産業結構上的新增長極,並以這些增長極作為先發優勢引領區域、行業、産業的協調發展。

  從企業角度看,技術創新是存續的基本前提。任何企業想要做到長盛不衰,就必須以持續創新作為動力源。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企業必須在全面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生存。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表明,企業想要贏得市場,必須加強創新創造,形成自身的核心技術與優勢品牌。無論國內國外,許多産業裏都不乏通過創新創造,提高産品技術含量,在市場競爭中以質取勝,甚至將夕陽産業變為朝陽産業的案例,如“網際網路+”給許多傳統産業帶來了新生。對有出息的企業來説,沒有夕陽産業,只有夕陽技術。

  所以,創新是形成先發優勢的必要條件,是發展基點與發展理念的核心,是破解發展難題的根本出路,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樞紐,也是實現發展戰略目標的關鍵。沒有創新,“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中國智造”,以及産業提升到中高端水準都是難以實現的。“十三五”時期,要化解壓力走出困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本出路在於創新。

  營造有利於形成先發優勢的創新環境

  在經濟新常態下,實現經濟新發展,由後發優勢轉向先發優勢,實施創新型驅動發展,需要深化體制改革,完善促進創新的機制和制度,營造良好的市場、法治、政策環境,優化創新創造創業生態,以形成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先發優勢。

  為此,應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樹立創新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任何發展模式都是由相應的發展理念形成和引領的。從推動創新和發揮先發優勢的高度出發,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其中,“創新”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是新常態下實現先發優勢的基石;“協調”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使發展更具平衡性、整體性,體現先發優勢的大局觀;“綠色”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著眼于發展的永續性,為發展提供良好生態環境並使之更具可持續性,體現先發優勢的生態觀;“開放”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著眼于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體現先發優勢的系統性;“共用”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著眼于發展的本質要求和根本目的,是先發優勢的公共性。

  二是完善創新機制。

  創新會受到舊制度的約束,創新驅動需要通過改革來培育市場化創新機制,構建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市場競爭環境、産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分配製度、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找到最佳的政策組合,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利益協調機制,形成有利於激發全社會創造力的體制,構建有利於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創新潛能充分釋放的社會環境,築牢實現先發優勢發展模式的制度基礎。

  實現創新驅動,關鍵在於遵循創新規律,完善創新機制和制度,健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動力機制,形成立足實際、符合國情的制度體系,引導各類資源向創新活動集聚及各要素圍繞創新發展優化配置,統籌國內外兩種創新資源,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造創業動力。

  三是深化體制改革。

  由於存在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資訊等因素,經濟運作中存在市場失靈現象。需要通過深化體制改革,提高政府效能,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按照“十三五”規劃的新要求,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大幅減少前置性審批事項,實現行政審批和市場監管的分離,建立法治化的市場監管,提高政府效能;著力抓好營造環境、引導方向、提供服務等基礎性公共性工作,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健全現代財政制度、稅收制度,以及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做好創新體系的頂層設計,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更加重視加強創新服務,把工作重心轉到抓好戰略規劃、重大攻關、政策標準制定、引導成果轉化等方面。

  四是發揮市場作用。

  技術創新的動力主要來自於經濟主體的利益驅動和市場競爭的壓力,其本質是一種市場行為,市場機制通過競爭和價格杠桿把技術創新的稀缺資源配置到能創造更大效益的領域和環節中去。企業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對於提高技術創新水準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構建有利於發揮市場作用的政策體系,完善市場經濟制度,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著力打造全方位對外開放體系,加快健全技術創新路徑市場導向、技術創新資源配置市場決定、技術創新成果市場評價的機制,促進要素特別是與技術創新有關的要素在産業內或者産業間自由合理地流動,推進創新鏈、資金鏈、産業鏈有機融合。遵循市場規則開展技術創新,更多地採取引導基金、項目貸款制、購買服務等支援方式,更多地採用普惠性政策調動各方面的創新積極性,更多以市場手段提升科技資源配置和科技創新效率。

  五是優化人力素質。

  創新是人的創造力物化結果,人的創造潛能釋放是創新和發展的動力,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人是主體,沒有人的創造力的發揮,就不可能有創新優勢、科技優勢、産業優勢。

  創新是全方位的、系統性的創新,需要調動社會大眾參與創新的積極性。創新轉型要求將人從一般勞動力轉變為有豐富創造力的主體,通過激發全社會每個群體、每個組織、每個人的創造力來培育動力源泉,從根本上依靠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和創造力的釋放。

  為此,要著力提高教育水準,進一步提升人力資本素質,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支援。同時,要健全人才集聚和培育機制,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制度,既要重視科學家和科技人員,又要重視企業家,對青年人才開闢特殊支援渠道。尤其要營造一個鼓勵企業家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來降低創新風險,激發企業家精神。

  六是發揮體制優勢。

  創新不是個別領域和某一方面的創新,而是全方位的、系統性的創新,但其中也需要集智攻關、集中資源重點投入,造成局部絕對強勢。大的科技創新,如,我國“兩彈一星”的成功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結果,是必要的國家干預主義。阿波羅計劃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工程耗資255億美元,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參加此項工程,也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結果。

  隨著我國發展逐步接近世界前沿,一些重大核心技術、顛覆性技術和關鍵裝備是買不來的,靠市場自發的力量也是搞不起來的。要充分發揮體制的效能和優勢,不斷探索完善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遵循科技和經濟發展規律,做好頂層設計,進行整體部署,減少繁瑣程式環節,強化統籌兼顧,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工程的系統管理,精心選擇技術方案和技術途徑,明確方向和重點,激發組織和個人的創造創新能力,在某些重要的優勢領域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可以在一些戰略性新興産業、某些先發地區産業,造就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絕對優勢。

  經濟發展達到國際中等水準的轉型時期,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就要在創新創造方面發奮圖強、再接再厲,努力以技術創新形成先發優勢,這是新常態下調結構、轉方式、增效益,從供給側發力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的戰略舉措。

  (作者單位: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