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普惠還需加強政策引導與激勵

  • 發佈時間:2016-01-16 05:45:2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要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如何平衡社會效益與商業效益,實現商業可持續?這是發展普惠金融繞不開的問題。其中,完善政策引導、健全差異化的監管激勵機制是重要保障。

  對於商業性金融機構來説,由於信用資訊缺乏、風險分擔機制不完善等諸多原因,目前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金融業務仍存在成本高、風險大、經濟效益不足等問題,商業性金融機構或提高貸款利率以對衝風險,或望而卻步,降低參與度。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應繼續完善貨幣信貸政策“指揮棒”。積極運用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等貨幣政策工具,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更多地將新增或者盤活的信貸資源配置到小微企業和“三農”等領域。同時,進一步增強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支援力度,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其次,應繼續細化、改進差異化的監管激勵機制,以正向激勵為導向,有效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單列信貸計劃、優化網點佈局、豐富服務手段,促使資金精準滴灌。

  具體來看,為拓寬信貸資金來源,可繼續支援商業銀行申報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三農”金融債券,並且將銀行信貸資産證券化“常態化”,繼續盤活貸款存量,將騰挪出的資金主要用於支援薄弱環節。

  小微企業信貸工作單筆金額小、筆數多,還面臨著相對更高的不良率。因此,監管機構應督促各家銀行落實小微企業“盡職免責”相關制度,落實有關提升小微企業和“三農”不良貸款容忍度的監管要求。

  再次,針對普惠金融服務市場失靈的領域,應著力發揮財稅政策作用,對相關業務和機構給予適度支援。如推動落實小微企業和“三農”貸款的相關稅收扶持政策,落實支援農民合作社和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風險分擔方面,財政資金也可積極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如鼓勵地方政府建立小微企業信用保證保險基金,與金融機構約定相應的放貸杠桿倍數,若企業出現逾期,貸款損失由財政和銀行按約定比例共擔。

  最後,應積極發揮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區域性股權市場、債券市場和期貨市場的作用,引導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增加有效供給,進一步豐富中小企業和“三農”的融資方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