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第一糧倉”變身“綠色廚房”

  • 發佈時間:2016-01-15 16:42: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三農”新進展)中國“第一糧倉”變身“綠色廚房”

  ——“十二五”黑龍江現代農業提檔升級

  新華社哈爾濱1月15日電(記者管建濤)糧食總産連續5年奪魁,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全國第一,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年均增千元,全國首個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全面推開……“十二五”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精彩紛呈。

  糧食總産連續5年超千億斤

  數九寒天,東北室外氣溫已零下20多攝氏度,但種糧大戶張志義的臉上挂滿了豐收的喜悅。52歲的張志義是黑龍江省慶安縣新勝鄉新勝村農民,去年種了40公頃水稻,“1公頃地得了8噸稻子,又是一個豐收年”。

  在黑龍江省,類似張志義這樣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有17萬多,他們的連年豐收成為這個省糧食産量穩定增長的基石。

  黑龍江省農委主任王忠林介紹,2011年黑龍江糧食總産超過河南,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唯一的糧食産量和商品量雙第一省份。2015年,該省糧食總産達到1264億斤,這意味著“十二五”期間黑龍江糧食産量均居全國首位。

  “增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穩産。”黑龍江省農科院總農經師矯江説,全省糧食産量已連續5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這是對國家糧食安全的更大保障。

  産量穩得益於産能強。“十二五”期間,黑龍江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增強,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居全國首位,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能力全國領先。可全面提高農田抗災能力的松嫩黑“三江”治理工程正緊張施工,穩産能力逐步增強。

  最大“糧倉”變身中國“綠都”

  1月上旬,海倫市的400多萬畝耕地已被白雪覆蓋,海倫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王志華仍早早來到海北鎮,驗收有機肥施用。“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吃’慣了化肥、農藥的黑土地換換口味,多嘗嘗有機肥。”王志華説,這片土地健康了,生産的農産品才更安全。

  海倫是黑龍江提高土地品質、保護農業生態的縮影。黑龍江在綏化、齊齊哈爾等地開展了覆蓋2000多萬畝耕地的化肥、農藥減量施用試點。去年全省農業生産共減肥10萬噸,減化學農藥2000噸。

  遠離農藥、化肥是為了披上更多“綠裝”。目前黑龍江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7300萬畝,其中國家級基地面積6000萬畝左右,約佔全國一半,黑龍江已成為全國綠色食品第一生産大省。借助於系列展會和遍佈全國的綠色食品旗艦店,黑龍江省綠色食品已遠銷海內外,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最近幾年,綠色大米的品牌越來越響,1斤要比普通大米多賣四五元錢。”五常市宗元農業機械化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關鍵説,綠色種植實惠多。

  改革釋放農業發展活力

  雖然種的地多,但張志義並未感覺多累。“附近有專業的機耕車隊,從種到收都用機械,賣糧時也是糧食經紀人開車來收購,坐在家裏數錢就行了。”張志義覺得,社會化服務越來越豐富,種地也越來越輕鬆。

  困擾新型經營主體的貸款難題也在破解。最近幾年,黑龍江探索出土地預期收益、機動地抵押、産業鏈貸款及信用貸款等多種涉農貸款模式。克山縣仁發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就是受益者。

  2014年,銀行給仁發合作社授信1億元。2015年,仁發合作社牽頭,300多家合作社參與組建的黑龍江龍聯合作社聯合社,又被銀行授信30億元。“沒有這些錢,我敢建烘乾塔?敢做馬鈴薯種薯繁育?”理事長李鳳玉直言,這都要感謝農村金融改革

  2013年,黑龍江全面啟動了我國首個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農業經營體系、農村産權制度、農村金融保險、農業支援保護、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等五大領域改革已在黑土地開花結果,現代農業生産更具活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