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回購不積極 美股遭遇多年以來最差開局

  • 發佈時間:2016-01-15 08:22: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A股市場劇烈動蕩,許多上市公司大股東承諾不減持,不少公司更通過增持與回購等方式打響了一場股價保衛戰,進而彰顯對公司發展以及未來股價的信心。而在美股市場,回購早已是上市公司慣用的“大招”,但最近卻少有公司宣佈大規模的回購。

  經歷長達近7年的牛市之後,美股在歷史高位疲態盡顯。此前,市場就開始對今年1月份的美股行情變得警惕,因為1月是各個月份中上市公司股票回購活動最低迷的月份。最近,只有通用汽車公司宣佈將通過擴大股票回購計劃和提高股息來回饋股東,其中將股票回購計劃的規模擴大40億美元至90億美元。

  高盛分析師David Kostin預計,標普500成分股公司在2016年將回購6080億美元的股票,高於2015年的5680億美元。不過,回購也不是每個月都那麼給力。通常情況下,11月至12月份的回購額佔到年回購總額的23%,1月份股份回購僅佔全年總額的3%。因此,在成交量萎縮、回購也歷來較少的1月份,美股投資者格外小心。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企業回購一直是美股需求的主要來源。可以看到,從2009年初美股見底以來,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熱情持續升溫。到了2013年,美股上市企業的月均股票回購達到560億美元,創下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市場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標普500成分股公司已回購了高達2萬億美元的股票。高盛預計,2016年這一趨勢會延續,因為在低利率、經濟溫和增長和美股表現平平的背景下,公司管理者會繼續把現金用於回購。

  回購規模方面,美國企業也十足“土豪范”,特別是大盤明星股起到帶頭作用。美國幾家大型企業股票回購規模佔總量相當大比重,比如蘋果和通用電氣去年已經宣佈回購超過500億美元股票。

  説起來,股票回購的意義其實很容易解釋:通過花錢讓股價上漲,讓股東變得更富有,最終達到“將資本返還股東”的目標。但在實踐當中,回購往往並不能給全體股東帶來多大好處,企業的財務數據或許會有所改變,但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卻不會變化。蘋果公司如此大手筆的回購,但該股在去年依舊下跌4.6%,現在的股價更跌破100美元。

  有市場人士質疑,企業的現金除了用來回購,就真的沒有其他的好去處?研發或者收購的選項都不能考慮嗎?標普500成分股公司之所以選擇在高價位上回購股票,讓管理層獲得更多的財富,其實是因為他們想不出更好的成長點子來。總而言之,股票絕對不會因為回購而産生任何實質性的變化。

  最近,美股市場持續下跌,遭遇多年以來的最差開局。除了受週邊因素影響,美股大跌是否與回購不給力有關?然而,有投資者更開始擔心,即使回購股票也救不了股價。(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