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鋼渣除廢氣再治鹽鹼地

  • 發佈時間:2016-01-15 01:00: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紅旗村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但多是泛著灰白色的重鹽鹼地。記者走訪時看到,紅旗村中大片土地都泛出灰白色的鹽粒,土地嚴重板結,龜裂開的“傷口”向四處延伸。

  當地村民表示,由於鹽鹼化程度越來越重,從前蓬鬆、柔軟的土壤變成了硬邦邦的膠團,五六天前澆下水都滲透不下去。辛辛苦苦種下的向日葵和玉米到頭來結不了籽,為了求生,村民們只好外出打工,任由土地荒蕪。

  讓這裡的村民驚訝的是,就在去年,村裏的10畝地竟然長出了苜蓿和亞麻,茂盛時青苗居然躥出半米高。更讓他們驚訝的是,改造所用的原料竟是包鋼處理廢氣後的“廢料”。

  原來,這是10畝迴圈經濟試驗田。據包鋼西創副總經理袁宜斌介紹,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採用新型“鋼渣法脫硫”廢氣治理工藝後,其技術合作方寧波太極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又將脫硫脫硝形成的廢棄物再次利用於鹽鹼地,不僅將固廢鋼渣“吃幹榨凈”,還一舉突破了傳統鹽鹼地治理投入高、見效慢的瓶頸。

  “鋼渣法脫硫副産物改造鹽鹼地,用的是巧勁兒。”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楊俊成饒有興致地介紹道,“副産物中的硫酸鹽、硅鈣溶膠與鹽鹼地土壤發生了一系列離子交換、中和反應,生成PH值呈酸性且水溶性好的硫酸鹽,進而通過灌水、排水成功將土地中的鹽分排出。”

  太極環保總經理史躍展説,除了有益於降鹼排鹽之外,鋼渣中豐富的化學成分還能夠為土地改良增肥。鋼渣脫硫副産物中含有鐵、鎂、硫、硅、錳、鋁等元素,使得農作物不易發生病蟲害,所含的五氧化二磷則能夠幫助土地實現增産。

  據悉,用10至50噸鋼渣脫硫副産物就能治理1畝鹽鹼地,改良初期可種植苜蓿、亞麻、鹼茅、沙打旺等植物增加土壤活性。待土地完全恢復後,便可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及其他經濟作物。

  史躍展説:“內蒙古鹽鹼地主要分佈在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和鄂爾多斯市,據統計這四個地區的鹽鹼地達2000萬畝以上。這些土地大面積改良後,將為內蒙古的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提供較大助益。”

  袁宜斌看到的收益則遠不止於此。包鋼過去用傳統的石灰石膏法治理廢氣,每年要消耗石灰石約60萬噸,脫硫費用高達1.2億元,其間還産生約80萬噸脫硫渣需要處理。現在,石灰石變成了自産自銷的鋼渣,脫硫渣也從“包袱”變成了“金磚”。

  不僅如此,固廢處理成本還節省了一大筆錢。袁宜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包鋼每年産生鋼渣近300萬噸,全面使用“鋼渣法脫硫及副産物綜合利用技術”後,自己每年就可以消耗120萬噸左右,當地火電、化工、冶金等行業完全能夠消化剩餘100多萬噸。

  “鋼渣不再是從前令人頭疼的工業廢棄物,既可以幫助企業減排,還能夠助力農業發展。”袁宜斌認為,用鋼渣法脫硫副産物治理鹽鹼地,可以為工農業結合打通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迴圈産業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