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避實就虛 奧巴馬國情咨文描繪“未來願景”

  • 發佈時間:2016-01-14 07:58: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張朋輝 陳麗丹 高 石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地時間1月12日晚,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華盛頓國會大廈發表了其總統任內最後一次國情咨文。白宮將這次國情咨文視為奧巴馬最後一次展示執政成果的機會,咨文以描繪“未來願景”的方式,著重談了7年總統任期的內政外交成就,試圖向民眾傳遞積極、樂觀的信號。

  當地輿論分析,在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同時也是大選之年,面對共和黨人在參眾兩院佔據多數、黨爭日趨白熱化的局面,奧巴馬的施展空間有限,華盛頓難見樂觀情緒。

  大談施政成績 著眼總統選舉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面臨美國總統和國會換屆選舉的現實,奧巴馬與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可以合作的領域很少,今年在執政和立法上難有大的作為。奧巴馬希望通過描述過去幾年取得的政績以及如何應對未來挑戰來系統闡述自己的執政理念,增強美國民眾對民主黨執政的信心,鼓舞民主黨支援者投票,幫助民主黨守住白宮寶座,從而更好地鞏固自己的政治遺産。

  在最後一講之前,不少美國媒體對他任內在歷次國情咨文中所提的施政重點的實施情況進行盤點。經濟是其施政的重中之重,奧巴馬就任之初正值國際金融危機,現在美國經濟在發達經濟體中率先復蘇,因此奧巴馬把經濟復蘇當做重點推介的執政成果。

  奧巴馬在12日的國情咨文中駁斥了美國經濟衰退的觀點,認為美國經濟是當前增長最為強勁、可持續的,經濟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6年裏,美國私營部門累計創造就業崗位超過1400萬個,失業率從就任之初的10%降至5%。製造業回暖,在過去6年創造了90萬個就業崗位,赤字減少3/4。

  不過奧巴馬也承認,經濟增長並未減輕美國人的焦慮,因為美國經濟在很多方面正發生深刻的變化。科技進步使得自動化設備更多地替代人工崗位,經濟全球化讓美國公司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美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此外,中産階層萎縮,就業品質不高等都是美國經濟存在的問題。

  2015年底,發生在巴黎的恐怖襲擊以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貝納迪諾槍擊案等大大降低了美國民眾的安全感。如何保證美國本土安全和領導世界,是奧巴馬在今年的國情咨文中為美國的未來所提的一大問題。

  在安全方面,奧巴馬提出的首要任務是保證美國人的安全以及打擊恐怖主義網路。他在誓言要剷除“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的同時,大談美國在國際上的“領導力”。奧巴馬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完成、與古巴改善關係、伊核協議簽署、擊斃本·拉登等都看做是美國領導力的體現。不過,奧巴馬並沒有過多談及美國外交面臨的挑戰,但是他承認美國能力的局限性,美國無力接管和重建每一個陷入危機之中的國家,而要採用“更為巧妙的方法”,即在必要情況下,單獨採取行動保護國民及盟友。但在國際事務上,要與其他國家合作。

  相比經濟,奧巴馬在安全領域提出的承諾更難以兌現。中東亂局與奧巴馬就任時相比並未改善。他在競選時提出的結束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承諾至今未完全兌現。現在,美軍在阿富汗仍然有約1萬名士兵,撤軍計劃一再推遲。美軍從伊拉克撤出之後,伊安全形勢並未好轉。“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興起,美國國會遲遲未對打擊“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作出授權。在任期內,奧巴馬曾多次承諾關閉關塔那摩監獄,至今,他依然無法給出關閉關塔那摩監獄的時間表。

  中産階層衰退 民眾難言樂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將今年國情咨文描述為“奧巴馬向不安的美國兜售樂觀”,不過,奧巴馬恐難如願。普通民眾由於面臨中産階層衰退、恐怖襲擊氛圍緊張等,心態焦慮、難言樂觀。據最新的民調顯示,有多達七成的美國選民不認同奧巴馬的樂觀情緒,大部分選民希望看到新政策而不是奧巴馬政策的延續。

  美國社會對現狀焦慮的體現之一是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在民調中的一路領先。特朗普的人氣飆升反映了當前美國人心中的焦慮和憤怒情緒,以及對美國政治的反感和政客能力的強烈懷疑。“中産階層認為,富裕階層得到了利益,貧困階層得到福利項目,而中産階層要為這一切買單。”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共和黨競選人策略師説。

  經濟增長緩慢和停滯的家庭收入都讓普通美國人不敢對未來抱有樂觀態度,布魯金斯學會政府治理研究高級研究員威廉·高爾斯頓説,奧巴馬並沒有在國情咨文的演講中提到應如何為達成跨黨派共識構建基礎,樂觀的基調也沒有對民眾的恐懼感起到安慰作用。

  在奧巴馬的演講即將結束前,特朗普在社交網站發文稱,此次國情咨文演講“無聊、冗長,簡直不忍直視”。國會眾議院議長瑞安表示,奧巴馬的演講屬於“陳詞濫調”,無法解決美國面臨的問題。

  奧巴馬在就任之初誓言改變華盛頓的“政治文化”,給美國帶來希望與變革。在12日晚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承認,黨派間的恨意和猜忌加深是其“總統任期內的幾件憾事之一”。

  7年過去了,美國政治並沒有如奧巴馬所願發生變革,黨爭甚至愈演愈烈。《政治學家》網站評論説,奧巴馬任期內,華盛頓政治發生了巨大改變,國會中共和黨議員數量增多、更加保守,社會和國會中的中堅力量減少,美國政治更加極化。

  弗吉尼亞州居民麗安娜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作為普通公民,更願意通過實實在在的體會來評價政治人物的政策。奧巴馬推出了很多政策,卻沒有解決問題。出臺醫療改革方案,看病仍然昂貴;擊斃了本·拉登,卻沒有消除安全威脅;出臺行政命令進行控槍,卻無法消除槍支犯罪。經過奧巴馬兩個任期的‘變革’,現在我仍然期待改變。”

  (本報華盛頓1月13日電)

  點評

  劉建飛(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奧巴馬政府最後一份國情咨文基本沿襲傳統套路,首先充分肯定自己的成就,同時提出新一年的努力方向,整體基調是對美國國情和國際地位評估趨於樂觀。不過,結合美國目前內政外交的情勢以及國內政治運作規律,從國情咨文的字裏行間可以洞見奧巴馬政府留下的內政外交遺産和最後一年的作為。

  奧巴馬仍然強調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表明,奧巴馬政府會繼續過去7年的政策。但是必須看到,美國的綜合實力已經相對下降,掌控世界局勢的能力明顯不足,戰略目標與戰略能力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這可以作為分析未來一年奧巴馬政府內外政策走勢的基本依據。

  對內,奧巴馬極力為自己政治遺産辯護,表示要盡最大努力振興美國的經濟,同時推進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改革,尤其是能為民主黨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贏得選票的改革,比如控槍。

  對外,奧巴馬把簽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作為自己任內主要外交遺産之一,認為該協定致力於開放市場,加強了美國在亞洲的領導力。同時鞏固已有的其他外交遺産,如繼續發展同古巴、緬甸的關係,推動實施伊核問題協議和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國情咨文仍然強調美國扮演世界領導者的角色,不過出於美國實力的限制,在干預國際事務時會節制力量的投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