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降能源成本所有新政將出臺

  • 發佈時間:2016-01-14 07: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記者 王璐 實習生 王晨希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邊是國際油價創十二年新低、國際氣價創十六年新低,一邊是國內能源價格遲遲難降價,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能源價格調整滯後、結構扭曲、多環節高度壟斷導致價格傳導不暢等因素使得企業能源成本高企問題愈加突出,“國內氣田出産價格也就每立方米一元多,到終端卻賣很貴,中間的管輸費甚至能佔到終端氣價的50%以上。”南方某企業人士叫苦道。

  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年底今年初以來,國家陸續下調一般工商業電價及非居民門站氣價,累計給企業減負超2000億元。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今年所有能源改革將密集推出,《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新一輪油氣體制改革啟幕在即,電力體制改革也將進一步擴大試點,進入全面實施的關鍵階段。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當前能源供大於求的形勢下,改革將産生“油水”擠出效應,能源價格將穩中有降,用能企業進一步享受紅利。

  重壓 高能源成本給企業添愁

  1月11日,結束東正教耶誕節假期的俄羅斯人回到工作崗位,當地時間12日倫敦布倫特油價收盤價跌至2004年4月以來的新低,收于30.86美元/桶,而紐約油價盤中也是跌破30美元大關,這意味著從去年12月初至今短短一個月內,國際油價已經跌去了近三分之一,距離高盛預計的20美元/桶漸行漸近。這對倚重能源資源的俄羅斯來説可不是好消息。

  不過,作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中國似乎並未嘗到太多的甜頭。自2015年12月15日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已連續兩次暫緩調整,據隆眾石化網測算,降價幅度本應在400元/噸左右。事實上,在此之前,國際油價年內早已下跌超30%,而國內汽柴油下調幅度僅為9%左右。

  天然氣價的情況更為複雜。由於調價幅度和頻率嚴重滯後於國際現貨市場,2015年國內液化天然氣工廠嚴重虧損,整體開工率始終難以突破50%,天然氣成本佔比超過70%的氣頭尿素、玻纖等行業也是成本倒挂,有的企業選擇暫停生産。而LNG車船經濟性也是大打折扣,全國約12萬輛LNG重卡和約5萬輛LNG客車面臨生存問題。

  而管網管理體制、交叉補貼等則進一步制約了價格傳導。從幹線門站到用戶終端,中間環節太多,包括省級管網、市管網和城市燃氣管網,層層加價下來,有很大一部分用氣成本都花在了管輸費用上。

  電價的情況如出一轍。《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電費貴、電價結構扭曲等問題愈加突出,就連停産半停産企業還要足額繳納基本電費。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從2014年分類銷售電價看,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電平均電價最高,為0.856元/千瓦時,大工業用電平均電價為0.655元/千瓦時,居民用電類別平均電價(到戶價)為0.557元/千瓦時。

  “寧夏電力成本佔工業成本的三分之一,購銷差價達到0.237元/千瓦時,居西北五省區之首。工業企業的基本電價普遍高於周邊省區、其他電價不合理已經成為制約工業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寧夏自治區政協副秘書長陳莉萍在自治區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提交了《關於儘快降低我區工業企業基本電價和調整其他電價》的提案。

  應對 降價給企業減負超兩千億

  這一問題正在逐步得到緩解。1月13日,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140元和135元,折合每升90號汽油下調0.10元,柴油下調0.11元。隆眾石化網測算數據顯示,一輛大型的物流運輸車輛平均每行駛1000公里的燃油費用將會減少40元左右。

  從2016年1月1日起,全國一般工商業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3分錢左右,同時煤電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4月,工商業銷售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1.8分錢,並全面推進工商業用電同價。以此估算,兩次降價相關企業電力成本累計縮減1200億元左右,中小微企業受益尤其明顯。

  “現在經濟處於下行期,國家降低電價可以幫助企業減負,用電量大的企業比如鋼鐵廠、水泥廠等這些企業的成本將大幅下降。像能源這種壟斷性程度比較高的行業定價,要麼跟著國際市場價格走,要麼不得過度高於社會平均利潤,不然用能比較多的企業只能縮減規模或者倒閉了。”從事企業減負工作十多年的江蘇省減負辦主任楊富榮表示,政策從省級落實到地方還需要制定更詳細的方案措施,各地發展情況不同。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發佈的《2015年企業負擔調查評價報告》顯示,新疆多措並舉,為企業破解電費貴難題,進一步拓寬低電價政策覆蓋範圍,實施全疆工商同價;穩步開展工業園區低電價試點等。而遼寧則積極推動擴大實施企業直購電支援政策範圍,為用電企業節省成本6.2億元,並調整基本電費計算辦法,幫助停産半停産企業擺脫了停工還要足額繳納基本電費的過重包袱。

  此外,天然氣門站價格也在2015年11月20日每立方米降低0.7元,每年將直接減輕下游工業、發電、集中供熱、計程車以及商業、服務業等用氣行業企業負擔430億元以上。“再加上政府定價部分對市場化定價部分的帶動影響,預計可以帶來的減負效果將超過1000億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景春梅稱。

  推進 所有能源改革措施將出臺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12日表示,2016年要推進電力、石油、天然氣、鹽業等改革;繼續深化電力、天然氣、醫療服務等重點領域價格改革。疏導價格矛盾,降低企業和居民負擔。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新一輪油氣體制改革啟幕在即,油氣價改和管網獨立將率先推進。作為油氣改革的重要內容,目前相關部門正在擬定交易中心具體監管辦法和價格改革實施細則,成品油定價機制也在謀求全面市場化,今年有可能在廣東和山東先行試點。與此同時,發改委正醞釀完善管道運輸價格形成機制,今年將重新核定管輸費用,管網獨立苗頭顯現。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廣彬認為,在原油價格低迷的情況下,天然氣價也難以好轉,會保持在低位。而國內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在未來1年至2年內預計不會大幅上調。

  而時隔13年重新上路的電力體制改革也將進入全面實施的關鍵階段。作為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基礎和最關鍵一環,今年國家發改委或將選取5至10家省級電網和1至2個區域電網進一步擴大試點。面對當前扶持實體經濟、穩定經濟增長的需求,國家發改委要求試點地區在建機制的同時合理控制輸配電價水準,對於測算輸配電價確實高於目前實際購銷價差的,要設置過渡期予以平穩實施。與此同時,售電側改革和綜合改革試點也將同步推進

  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中國華電企法部主任陳宗法認為,未來三到五年內,既有電價上漲的動因,更有下跌的幾率。當前煤電為主的電源結構、持續低迷的煤炭市場,決定了火電價格繼續保持在下降通道。同時,在電力市場相對過剩,直接交易或競價上網極有可能導致競爭加劇、電價下降。此外,核定獨立的輸配電價,加上政府的嚴格監管,將産生“油水”擠出效應。除了區域性、結構性、時段性的電價波動外,對衝相抵後,我國總體電價水準將會“穩中有降”,電力用戶將分享改革紅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