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精神扶志 能力扶技 經濟扶業

  • 發佈時間:2016-01-14 06:27:5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扶貧工作中,黑龍江省綏化市在精神上扶志,增強農民致富信心和決心;在能力上扶技,提高致富的素質和本領;在經濟上扶業,拓展致富的途徑和空間。綏化市以一系列完善的機制、有效的措施,全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正日益擺脫貧困、走上共扶共用富裕之路。

  “我們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首先要感謝張主任。”剛剛賣出了一批大鵝的綏化市蘭西縣紅光鎮義發村農民王樹俊告訴《經濟日報》記者,“要是沒有張主任的鼓勵和幫助,我們哪能想到養鵝致富啊”。

  王樹俊口中的張主任,就是蘭西縣扶貧辦主任張輝,同時擔任義發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在走訪貧困戶時,他發現因夫妻雙雙患病致貧,王樹俊意志消沉、對生活失去信心。張輝多次來到王樹俊家中,坐在炕頭上和他談心,引導他樹立自力更生、自我發展的意識。同時,張輝還拿出1000元為王樹俊購買了雛鵝,幫助他發展鵝禽養殖業。2015年,王樹俊靠養鵝實現增收2.5萬元,徹底甩掉了貧困帽子。

  “志不強者智不達。”從2012年起,綏化市啟動機關處科級幹部擔任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工作,這些第一書記到任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貧困戶的貧困意識和貧困文化心態問題。換位思考,耐心、細心、真心地溝通思想;零距離接觸,主動、熱情、細緻地説服教育。第一書記們彎下身子,放下架子,通過進駐農家開展“小康夜話”活動,把扶貧與扶志有機結合起來,既送溫暖,更送志氣、送信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綏化市在扶貧開發工作中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增強貧困群眾的致富能力。

  “十二五”期間,綏化市共落實“雨露計劃”培訓資金800多萬元,培訓貧困群眾1.64萬人次,培訓農村致富帶頭人2634人,此外還為4468名貧困家庭的學生提供了每人每年1500元的中高職教育資助。望奎縣火箭鎮正蘭四村通過集中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量轉移,目前有700多人常年在北京、大連、哈爾濱、青島等地務工,每人平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一批又一批貧困農民通過學習掌握了致富本領,實現了再就業或自主創業。

  綏化市圍繞貧困戶産業發展需求,著力培育壯大富民産業,大力實施産業扶貧工程。“十二五”以來,該市先後投入産業扶貧資金2.3億元,扶持發展了青岡縣和牛養殖、蘭西縣棚室蔬菜生産等一批特色産業,通過龍頭企業的輻射作用,使貧困戶聚在産業鏈、富在産業鏈,迄今已帶動4.5萬貧困戶實現脫貧。

  “我們養殖的海島和牛真的挺‘牛’!它們喝啤酒、聽音樂、睡軟床、吃專用料,肉質當然和普通肉牛不一樣!價格自然也高出一大截。”青岡縣蘆河鎮東升村養殖戶高鳳林驕傲地説,他通過與明發和牛有限公司合作養牛,年增收3萬多元。作為青岡縣引進並重點打造的扶貧産業項目,明發和牛有限公司已發展基礎母牛養殖戶5000多戶,其中貧困戶超過50%。2015年,公司又新建7棟大型牛舍,可回收和牛3000頭,促進貧困戶增收1000萬元以上。

  項目搭建就業平臺,引導一批批農民成為産業工人,增加了工資收入;項目推進土地流轉,拓展了特色種植和養殖業的發展空間,使一批批農民找到了新的增收途徑。“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産業扶貧模式,在綏化市精準扶貧工作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綏化是一個人口達586萬的農業大市,下轄的10個縣(市、區)中,光貧困縣就有6個。“十二五”期間,綏化市實現減貧22.82萬人,使205個村摘掉了貧困帽子,取得了扶貧攻堅的階段性成果。然而,截至2015年,這個市農村貧困人口尚有35.6萬,貧困村308個,脫貧任務仍然艱巨。

  “確保2020年如期脫貧,僅靠常規措施和手段是不夠的。”綏化市市委書記張晶川充滿信心地對記者説,“綏化市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扶貧工作還將繼續創新路徑、提高效率,不斷向精準發力。我們要堅決啃下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塊硬骨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