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智慧汽車離我們還遠嗎

  • 發佈時間:2016-01-14 06:27:0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車聯網與智慧汽車,不但是這兩年消費電子展上的熱點,也被業界寄予頗高期望,無人駕駛、自動駕駛開始成為智慧汽車發力的方向。然而智慧汽車的發展之路任重道遠。一方面,目前的網路基礎條件並不完備;另一方面,車聯網的相關標準仍在制定之中。想要真正進入“萬物互聯”的智慧汽車時代,仍需移動互聯網進一步發展

  網際網路企業樂視在2016消費電子展(CES)上因智慧汽車大出風頭。1月5日,樂視宣佈與美國初創電動汽車公司法拉第未來戰略合作,並推出了首款概念車FF Zero1;1月8日,又宣佈與阿斯頓·馬丁聯手發佈Rapide S樂視互聯概念車。市場研究機構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研究報告預測,2035年前,全球將有1200萬輛汽車成為完全無人駕駛汽車。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坦言,車聯網、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是智慧互聯汽車的三大技術,自動駕駛是三者融合的方向。智慧汽車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網際網路“造車”絕非易事

  樂視發佈的FF Zero1是一款單座賽車,方向盤正中是一部可以用於調整車輛功能的智慧手機,以電作為動力,並具備可在日常道路行駛中使用的自動駕駛功能。而智慧系統、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正是一年來轟轟烈烈的網際網路“造車”標配。

  在2015年,博泰、遊俠、蔚來、智車優行、小鵬造車……一系列網際網路企業試圖打造“中國版特斯拉”。

  然而,網際網路“造車”並不順利。除了小鵬造車已宣稱完成了電機、電控、電池和車載系統等幾大關鍵部件的開發外,其他網際網路車企可謂“雷聲大雨點小”,遊俠更被業內嘲諷為“以PPT造車”,概念成為圈錢的故事。

  造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民族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曹鶴坦言,汽車産業鏈超長,涉及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網際網路造車也必須符合汽車行業的規律,否則一旦開始實施,很多問題就會凸顯。研發、試製、品質、生産、物流、零部件採購、銷售、售後……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大量人力和財力儲備。

  巨頭合作挖掘潛力

  和這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初創企業比,真正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涉足“造車”則要謹慎得多。樂視投資的法拉第未來,團隊14名核心成員中有10名來自特斯拉,並負責包括底盤、電池管理、零部件採購等核心業務。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更曾擔任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智車優行創始人沈海寅表示,這樣的人才優勢,是此前網際網路車企們所不具備的。

  另一些巨頭則選擇與傳統車企共同開發。谷歌最早的無人駕駛汽車由雷克薩斯負責改造,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則選擇了與寶馬合作,寶馬(中國)互聯駕駛戰略與執行經理張石表示,寶馬互聯駕駛貿易化運營已實施兩年,正在探索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的新模式。百度研究院副院長余凱則表示,“百度擅長的依然是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可以作為平臺與傳統車企合作”。

  在“靠譜”之外,網際網路車企還要面對誰來“買單”,也就是商業模式的建立問題。“硬體不賺錢,軟體來補貼”“言必稱生態系統”是網際網路廠商引以為傲的網際網路思維,但汽車産品在實際應用場景下,到底哪些應用能真正嫁接,廣告又是否能順利植入,這些看起來也依然是未知數。

  車聯網發展需加強網路建設

  和網際網路車企們相比,傳統汽車廠商則更為謹慎。拿“無人駕駛”技術來説,儘管包括賓士、寶馬、奧迪、豐田這樣的國際巨頭和北汽、廣汽、上汽、長安等國內汽車廠商都在著力開發無人駕駛技術,但從目前公佈的進展來看,更多地集中于自動泊車、自動跟隨、自動制動等輔助駕駛功能。

  相比之下,融合車聯網基本互聯互通功能的車載智慧系統,則是更多傳統車企目前著力開發的方向。自從豐田和通用將車載互聯繫統引入國內後,目前包括上汽榮威、賓士、比亞迪、奇瑞、長安、華晨等多家車企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智慧車聯網産品,從功能上來看,除了傳統的自動導航外,它們還可以實現包括遠端鎖車、遠端呼救、遠端啟動等人車交互功能,甚至幫助車主預訂餐廳和機票。

  傳統車企們的小心翼翼並非沒有道理。一方面,網路基礎條件並不完備,業內專家表示,想要真正支援“萬物互聯”,仍需移動網際網路進一步發展,比如5G的建設和鋪開。工業和資訊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局長謝飛波曾表示,5G將重點解決萬物互聯的問題,5G初期,會選擇從車聯網切入,逐步解決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的自動交互問題。

  另一方面,車聯網的相關標準仍在制定之中。李書福表示,目前車聯網産業仍屬起步階段,包括人車互聯、車車互聯、車與外部環境的互聯仍未有一套業內公認和遵守的標準。“應儘快制定中國車聯網和智慧互聯汽車的發展戰略、技術路線、相關標準。如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的安全標準、雲服務規劃、數據安全和通訊協議等,並在交通執法、保險責任、駭客侵襲等方面制定相關的法律政策,為智慧汽車的到來做好準備。”李書福説。

  不過,在這一方面,頂層設計正在釋放出積極信號。2015年底,工信部發佈了《關於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行動計劃(2015-2018年)的通知》,其中首度提及車聯網未來發展規劃,表示將會出臺《車聯網發展創新行動計劃(2015-2020年)》,加快車聯網産業佈局,推動車聯網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組織開展車聯網試點和基於5G技術的車聯網示範,推動行業的整體發展。

無人駕駛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浙江世寶 7.01 10.05%
2 路暢科技 31.85 10.02%
3 東軟集團 15.94 10.01%
4 德賽西威 40.25 8.93%
5 中科創達 38.25 5.5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雙林股份 18.51 -5.61%
2 星宇股份 53.31 -3.28%
3 東風科技 11.99 -2.68%
4 金龍汽車 12.88 -1.83%
5 中威電子 14.66 -1.6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