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時隔六年外貿再現進出口雙降

  • 發佈時間:2016-01-14 01:32:09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關總署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出口同比下降1.8%,進口同比下降13.2%,這是自2009年以來,我國進出口再現雙降。儘管如此,在複雜嚴峻的局面中,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仍然呈現一些積極變化。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我國外貿形勢的壓力依然較大,但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的落實顯效,積極因素正不斷累積。

  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5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14.14萬億元,同比下降1.8%;進口10.45萬億元,同比下降13.2%。比較來看,全年出口降幅僅次於深陷金融危機的2009年。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分析認為,內外需持續低迷、傳統優勢削弱、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這三大因素共同施壓,是導致2015年我國進出口雙降的主要原因。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2015年進出口的滑坡同2009年有兩大不同之處:首先,2009年的滑坡主要是外部需求嚴重不足,具有突然性,而2015年外貿的滑坡實際是從2012年開始逐步減速,具有一定的趨勢性; 其次,2009年進出口同比下滑主要受到外部因素影響,而2015年受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以及內需不足的影響,進口的下跌幅度超過了2009年,成為進出口疲軟的主因。

  記者梳理髮現,2015年穩外貿政策密集出臺,幾乎每個月都有政策發佈,涉及穩外貿增長、培育外貿新優勢、通關便利化、清理進出口環節收費、理順出口退稅機制等方面。

  政策拉動的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去年8月份以來,我國出口降幅有所收窄,2015年12月的進口、出口雖然仍呈現同比負增長,但均好于市場預期。

  “儘管進口出口值都出現了下降,但經過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出口明顯好于全球主要經濟體。”“2015年我國仍將保持貨物貿易總值全球居首這一地位,出口市場份額也將達到13%,較上一年繼續有所提升。”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説。

  白明認為,2016年上半年,我國外貿形勢的壓力依然較大,傳統競爭優勢仍在削弱,而新的競爭優勢形成還需要時間。但隨著跨境電商、“一帶一路”拓展國際市場、國內四大自貿區制度創新和複製推廣、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積極因素發酵,下半年我國進出口形勢有望逐步向好。整體來看,出口會好于2015年,進口有望實現低速增長。

  “在供給側改革的思路下,發展外貿將不再依靠匯率貶值、退稅補貼,而是將著力點更多放在加快培育外貿新優勢方面。”白明表示。 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