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OECD報告指“中國經濟不會大幅放緩”

  • 發佈時間:2016-01-13 07: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指出,中國的領先指標從2015年10月份的98.3上升到11月份的98.4,連續兩個月呈現上升態勢,中國經濟狀況持穩

  ■本報記者 左永剛

  1月12日,滬深兩市雙雙高開,滬指開盤後快速下探跌破3000點,在券商等板塊帶動下,滬指快速回升,最終收報3022.86點,微張6.16點,漲幅0.20%,成交2214億元;深成指報10293.70點,上漲81.24點,漲幅0.80%,成交3266億元;創業板指報2147.53點,上漲41.17點,漲幅1.95%,成交874.7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反彈直接影響,經濟出現企穩跡象利好推動,以及上市公司年報總體向好帶動,當前A股市場風險已經陸續釋放。

  1月11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佈的最新綜合領先指標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狀況持穩。中國的領先指標從2015年10月份的98.3上升到11月份的98.4,連續兩個月呈現上升態勢,這表明中國經濟出現“暫時性的趨穩跡象”。中國的領先指標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不會大幅放緩,也不會出現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和企業擔心的“硬著陸”。

  來自中國官方的經濟數據也顯示宏觀經濟下行趨勢正在減弱,政府加速推進改革有望提升市場風險偏好。2015年12月份製造業PMI為49.7%,高於上月0.1個百分點,非製造業PMI為54.4%,繼續上升。該組數據呈現出供給側和需求側雙雙回暖,消費需求持續釋放,消費品製造業穩定增長。同時,産業結構升級不斷推進,隨著生産的回升,企業採購意願也有所增強。

  此外,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仍將對人民幣匯率構成長期支撐,出口持續保持順差,2015年前11個月貨物貿易順差高達5391億美元,內在貶值需求不強。同時,對美聯儲繼續加息的預期充分,相關影響已基本被消化。立足於本幣的人民幣國際化道路穩步推進,將有助於保持幣值的平穩。

  “從近期數據來看,國民經濟改革前景樂觀。”有業內專家表示,資本市場是實體經濟的晴雨錶。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的提高,我國經濟將逐步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經濟結構將逐步優化,活力不斷增強,保持中高速平穩增長。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表示,展望2016年,房地産投資、出口等需求側已經陸續探底,未來期待供給側改革破局。

  有市場人士認為,未來隨著出口回升(人民幣貶值提振)、財政政策加碼以及春季開工旺季來臨,經濟低位回升是可以預期的。隨著改革的推進,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望重新提升,利於股票市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