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場海關積極開展“兩港”建設

  • 發佈時間:2016-01-10 21:17:5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夏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內陸城市,北京在外貿方面並不具備沿海城市的區位優勢。而作為重要口岸的機場,也存在著周邊産業腹地縱深不夠、機場土地航運等資源相對有限等不利因素,影響了口岸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輻射帶動作用的發揮。

  早在2014年末,程紅副市長赴首都機場調研關檢合作“三個一”工作推進情況時提出“要確保北京市在新一輪的優化外貿發展環境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發揮首都北京的示範作用”。為此,北京海關提出了建設“北京貿易便利化示範區”的設想,並在2015年作為年度重點工作,同時選擇以空港作為貿易便利示範區建設為突破口,在機場口岸先行先試,通過整合海關各項改革成果及各類便捷通關措施,簡化手續,提升效率,帶動航空樞紐建設和臨空經濟發展,為首都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助力。

  經過前期的充分調研,機場海關研究制定了《空港貿易便利示範區建設方案》,確定了“兩港”的建設重點,即“航空樞紐港”和“智慧物流港”。

  兩港建設穩步推進

  在航空樞紐港建設方面,北京海關積極構建樞紐航線網路,協調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研究優化口岸航線、航程和航班時段管理的具體措施,在增開國際航線、長線航班和貨運夜航向民航局爭取政策支援。2015年首都機場共新開國際航點17個;推進通程航班擴大試點,在國航6個美國站點9條航線探索試行通程航班海關查驗“全委託”模式,該模式下所有選擇享受通程行李免提直挂業務的進境旅客均可委託航空公司代理旅客接受海關開箱查驗,極大提升了國際轉机旅客的通關體驗。通過實施該模式,帶動通程航班和國際轉机旅客量分別增加了6.2%和25%,航空公司保障人員大幅下降50%,有效提升空港口岸國際旅客吞吐能力;同時發展新型貨運方式,支援航空公司開展套飛、串飛業務,目前已完成6條航線航空公司間特殊比例分攤協議(SPA)備案業務。

  在智慧物流港建設方面,北京海關整合機場貨運資源,主動協調機場股份公司及國航、北京空港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兩家地面代理,有效整合貨棧資源,建立貨棧間流轉貨物的交接機制,搭建口岸“共用貨棧”;對進口整車進行“直通式分撥”,對進口高精尖貨物、國家重點項目貨物及國際救援物資等特殊貨物進行場坪驗放,推動“通道式貨棧”建設;積極建立口岸“大安全”工作機制,與檢驗檢疫部門實施“一機兩屏”查驗模式;聯合安檢部門對可疑貨物、物品實施“一機兩屏、存疑三共”作業模式(即“共同判圖、共同查驗、共同處置”);探索“海關+快件企業”二級風險管控與口岸安檢相結合的“2+1”三級風險管控模式。年內通過與口岸各單位協作查獲各類案件35起,查獲物品包括冰毒、犀牛角、拋繩槍、活體螞蟻等。

  多措施加快空港口岸服務業發展

  在此次提出的三方面17項具體支援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政策中,第二方面即是關於打造空港貿易便利示範區,助力口岸服務業發展的內容。文件提到,要充分發揮首都機場及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的稟賦優勢,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安全、高效、透明、便捷的貿易便利化示範區。其中兩項措施涉及“兩港”建設。

  一是支援國際航空貨運發展。開展多式聯運監管模式改革試點,實現貨物在各口岸間、各類運輸方式和運輸工具間的“無障礙”裝運,推進海關多式聯運監管中心建設。支援航空公司開展新型貨物運輸組織模式,支援機場發展生物醫藥、果蔬肉禽、鮮活等産品的冷鏈物流,提供通關便捷措施,打造快速通道。支援貨物包機業務開展,推進“共用貨棧”、“異地貨棧”、“通道式貨棧”和新貨棧建設。進一步提高口岸航空物流的資訊化和智慧化水準,提升口岸航空運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二是支援首都口岸體系建設。發揮首都區位資源優勢,做好新機場口岸和臨空經濟區規劃,發揮平谷國際陸港臨時口岸作用;促進首都鐵路運輸貿易發展,發揮北京國際化消費城市和連結中歐鐵路直通線優勢,服務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實現首都口岸立體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