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農牧業發展護航

  • 發佈時間:2016-01-07 05:53:0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閱讀提示

  近年來,我國西北農牧業發展迅速,“一帶一路”為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新的希望。怎樣才能借助宏偉藍圖加速發展,從中受益?如何使貿易更加便利,進出口商品品質更加可靠?這些問題事關“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如何從藍圖變為現實。近日,記者跟隨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一帶一路質檢行”西北區調研組一行,對內蒙古赤峰、通遼,寧夏銀川,甘肅蘭州、慶陽等地農牧産品質檢與出口情況進行調研。記者調研發現,各地在實踐中並非一帆風順,但卻都在積極探索,一一尋求破解之策。

  不能南方禽流感北方鴨吃藥

  在內蒙古赤峰,記者一行驅車前往當地龍頭企業——塞飛亞,一路上都是地廣人稀的遼闊草原。

  塞飛亞公司主營草原鴨及副産品業務。現有肉鴨加工生産線2條,年加工能力3000萬隻肉鴨。産品銷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並出口南韓、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公司目前的良好發展勢頭,緣于高科技的應用,不斷繁育出不同品種和特點的肉鴨。而四代繁育基地,已成為當地政府和居民引以為傲的高科技成果。

  “市場對肉鴨的要求是多元化的,有人喜歡吃胸肉,有人喜歡吃腿肉,有人青睞鴨頭……同時大家都想吃瘦肉,不能太肥,怎麼辦?”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會長、內蒙古塞飛亞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檳全向大家介紹:“只有高科技的養殖技術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為生産多元化肉鴨品種,塞飛亞積極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開展育種合作,建立了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鴨四代繁育養殖基地。經過曾祖代選擇、祖代進一步選擇、父母代的第三次優化選擇後,到商品鴨階段,不同品種特徵的鴨就完全成型了。李檳全説,“根據訂貨企業的要求,我們可以迅速生産完全符合企業要求的肉鴨,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繁育過程全部由電腦控制”。

  因不可抗力的突發事件,養殖業成為了一個高風險行業。在禽流感爆發之時,塞飛亞即遭受巨大打擊。內蒙古赤峰檢驗檢疫局局長張福中坦言,社會上一度非常恐慌,使整個行業都淪為“災區”,即使那些沒發生禽流感的企業也受到牽連。為減少未感染禽流感企業的損失,內蒙古出臺補貼政策,但補貼對像是雞類企業,這導致塞飛亞瀕臨破産。

  張福中為此很傷腦筋:“內蒙古地廣人稀,即使出現禽流感病例,也不可能像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那樣蔓延,疫情很容易控制。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點,不能一竿子打死。”張福中建議,應科學劃分疫區進行管理,避免南方發生禽流感、北方也跟著吃藥的情況發生。

  走私“洋肉”挑戰國産牛羊肉

  在內蒙古通遼,一望無際的草原為畜牧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當地牛肉食品加工的代表性企業,在産品品質和回溯體系建設等方面走在前列。

  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如何確保餐桌上的牛肉是安全、放心肉?沒有品質體系的保障和企業生産流程的監督控制是做不到的。內蒙古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認證監管處處長于興渤表示:“肉食品的生産、加工、冷藏、運輸等流程長、環節多,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受到污染。而只有讓食品生産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監督和控制,做到有數據可查,才能有效控制污染,優化生産,從而保證每一塊流向餐桌的牛肉都是安全肉、放心肉。”

  在通遼檢驗檢疫局的指導和建議下,科爾沁牛業率先引進“HACCP體系”認證,根據該標準引進了歐洲智慧化加工包裝流水線,並對廠區周圍環境、水的供應、污水排放、活牛來源、無害化處理、車間附屬設施、工藝流程、人員和工具衛生、車間和冷庫溫度控制、産品儲藏、實驗室檢驗、HACCP體系運作情況及記錄等進行了全面整改,成為當時國內首家擁有HACCP認證的牛肉屠宰加工企業。通遼檢驗檢疫局動檢科科長魏興海告訴記者:“科爾沁牛生産出來的每一塊肉,都可以追溯到生産的各個環節,實現了‘從養殖到餐桌’的全流程式控制制和回溯。因此獲得以色列、馬來西亞、汶萊等7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註冊,創下出口過億元的業績。”

  但科爾沁牛業也有煩心事。“老實説,我們的産品主要都供應香港市場或銷往國外,國內市場規模不大。”內蒙古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品質管理部部長韓明山認為,這和兩個因素有關:第一是近年來由於人民幣匯率變化,歐洲牛羊肉進口更便宜,對國內市場造成一定衝擊;第二是走私的影響。

  “實際上走私牛羊肉的食品安全危害最大。”韓明山説,很多所謂進口便宜的牛羊肉,都是從境外走私進入國內的。經過反覆冷凍、運輸、解凍的走私牛羊肉早已受到細菌污染變質。“國內高端放心肉市場打不開,消費者買不到放心産品,自然會産生‘洋貨就是好貨’的認識誤區。”

  賣酒要賣放心酒

  寧夏銀川與法國著名的葡萄酒産區位於同一緯度。依託賀蘭山東麓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與生態條件,寧夏形成了獨有的葡萄酒産業。

  截至2015年10月,寧夏葡萄種植面積達到61萬畝,已建成葡萄酒莊72家,綜合産值達65億元。近年來,寧夏葡萄酒出口的步伐逐漸加大加快。超過16年樹齡的葡萄藤“留世酒莊”深受法國葡萄酒代理商的青睞,點名希望與莊主合作,將留世酒莊酒銷往歐洲。但這需要地方檢驗檢疫部門的出口備案審批。

  食品出口不僅關乎企業品牌,也關乎國家形象。如何在保證出口食品品質的同時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成為當地企業和檢驗檢疫部門面臨的最關鍵問題。怎麼解決?寧夏檢驗檢疫局很快找到了答案——簡政放權。

  寧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認證監管處處長徐勤偉介紹,為了促進企業出口效率,縮短行政審核時間,寧夏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改進工作方式,改變了以往必須全面檢驗合格才予以備案的方式:首先是制度體系文件審核,即通過審核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制度體系文件,確定企業符合出口備案要求;其次是採信第三方體系認證,也就是通過見證審核、驗證審核等方式對認證市場有效性進行監管,對認證機構進行評價。對認證效果好的機構採信其認證結果,使通過HACCP體系等第三方體系認證的企業可以獲得備案資格。通過一系列行政程式的簡化,寧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實現備案所需時間由平均30至60個工作日縮短到7至10個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備案效率。

  “放權”不等於“不管”。寧夏檢驗檢疫局抓好品質檢驗關口不放鬆,對出口企業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確保出口産品品質符合進口國標準。對於檢驗不合格的企業,在整改合格前,堅決不允許出口。從2013年到2015年,寧夏共出口葡萄酒14862箱,貨值約122.22萬美元,做到“國外點名這款酒,我就賣你放心酒”。

  大垣裏飛出“肯德基”

  甘肅省慶陽市,歷史的沖刷使慶陽形成了方圓數百平方公里的平頂大垣,以及垣與垣之間的深谷,這種獨特的“大垣”地貌,為當地發展肉雞養殖提供了天然條件。

  慶陽市的鎮原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為了讓鎮原縣的百姓脫貧致富,鎮原縣委通過招商引資,建設了甘肅省十大龍頭企業之一——中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中盛農牧的“背景”也相當資深:它是著名的“肯德基”快餐品牌的肉雞原料供應商。

  禽類養殖總要面對禽流感等禽類疾病的防治問題,如何避免引進肉雞企業導致的禽流感潛在危害至關重要。針對這一潛在風險,中盛農牧建立了疾病防治監督體系,及時撲殺帶病肉雞,有效防止禽類疾病傳播。鎮原縣委副書記梁運通認為,慶陽是大垣地貌,垣上是數百平方公里的平頂,非常適合生存和建設工業園區。而垣壁陡峭,垣和垣之間是深谷,使垣間形成了天然屏障,防止了禽流感的傳播。對此,鎮原縣政府提前規劃,將中盛農牧所處的大垣單獨隔離出來,用作建設肉雞産業園區。並且,以優惠價格幫助企業修路,將禽流感疫情蔓延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這裡的地形地貌很適合養殖,這也是我們積極來此投資的原因之一。”甘肅中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宋衛東説。

  “肯德基非常青睞我們公司飼養的‘白羽肉雞’品種,因為這一品種出欄快,肉質好,具有高科技、高品質、高效益的特徵。”宋衛東信心滿滿地説,2013年建設投産的中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到目前還尚未實現盈利,但前景無需擔心。面對市場上出現的一些謠言,宋衛東又氣憤又無奈:“有傳言説肯德基的白羽肉雞有四個翅膀八隻腿,真是徹頭徹尾的謠言,哪有那麼‘神奇’的雞種。”

  中盛農牧有多年的肉雞養殖經驗,這也是肯德基信賴它的原因之一。目前,公司年産量大幅增長,帶動地方1500人就業,同時推動了玉米種植、果蔬種植、規模化養殖、物流等各項産業發展,實現全縣貧困戶每人平均年增收1434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