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兒科醫生緊缺短板 首先要改革薪酬制度
- 發佈時間:2016-01-05 07:2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報道,我國兒童約為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相比之下兒科醫生人力資源嚴重不足。《2015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全國平均每千名兒童只有0.43位兒科醫生。而在美國,平均每千名兒童擁有1.46位兒科醫生,是我國的3倍多。“全面二孩”後,兒科醫生緊缺導致兒童看病難的問題將更加突出。
兒科醫生短缺的根本原因何在?醫務界普遍性的看法是:“兒科醫生風險大,任務重,個人發展空間小,工資待遇不高”。
其一,從醫療角度來看,兒童身體發育尚不成熟,易患疾病且病情變化快,又不會用語言準確表達病情,需要兒科醫生全面調動醫學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作出分析判斷,因而存在較高的醫療風險。由於專業的兒科醫生不足、專門的兒童醫院太少,致使現有的兒童醫院及絕大多數兒科醫生長期處於一種超負荷的工作運轉狀態。這種超負荷,不僅體現在勞動強度上,更體現在心理壓力上,導致一些醫生不願意乾兒科。
其二,從勞動報酬來看,兒科醫生的報酬相對較低。由於兒科是大門診、小病房,病人主要集中在門診上,且病種相對單純,輔助檢查少、用藥量比較小;兒科收費相對較低,僅按照成人收費相對減少的原則定價;此外,兒科人力成本高。醫院若按科室經濟收入定績效,兒科醫生、護士的收入通常比其他科室要差得多;另外,相對於內科、外科等科室,兒科醫師在科研方面也不容易出成果。
其三,從學科角度來看,兒科在綜合醫院不受重視,其學科地位也受波及,通常被戲稱為“小兒科”。為了拓寬專業面,有關部門1998年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調整時,將兒科專業作為調整專業,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隨後,中國兒科醫生的培養陷入困頓,行業人才供應不足。結果是,有經驗的兒科醫師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醫科學生也拒絕選擇成為兒科醫生。
可以肯定,“全面二孩”後,我國未來新生兒的數量會有所增加,倘若不從制度上儘快補齊兒科醫生緊缺短板,幾年之後,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可能會愈演愈烈。
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改革薪酬制度。醫療收費體系要更多注意兒科在人員成本與處置費用上的特殊性,可以考慮提高服務性收費,降低藥品加成;建立與兒科醫生工作量匹配的績效考核體系,在財政資金上給予更多的傾斜與支援。其次,應改革晉陞制度,兒科醫生的職稱評定,要更多視臨床能力與表現而擢拔。尤為重要的是,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迅速扭轉兒科醫療人才緊缺局面。相關部門應考慮完善兒科人才培養體系,多渠道培養兒科醫生。當務之急是,要改革招考制度,可適當放低考試錄入門檻。去年7月國家衛計委發佈通知,對兒科從業人員開展相關專業內容的加分考試,這應該是一劑“良方”。(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廖海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