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北方赤霉病,解決南方豐産性
- 發佈時間:2016-01-04 07:33:53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緯33度線南北農業生態區是我國兩大麥區的交叉地帶,面積約有1億多畝,地形複雜、氣候多變,小麥增産潛力巨大。然而,其以南地區的小麥抗赤霉病效果好,但豐産性和抗凍性有待提升,以北地區的小麥豐産效果較好,而抗赤霉病性和抗穗發芽性較差。
在國家糧食安全總目標下,“北下南上”尋求小麥育種的新突破,是大勢所趨。“北下”指北方品種向南(北緯33度線)發展,“南上”指南方品種向北(北緯33度線)發展。以該區域的主要育種單位間協作,改良北方大面積品種的抗赤霉病、穗發芽等性狀,改良南方大面積品種的豐産、抗凍性,充分發揮33度沿線小麥增産潛力,目標是選育出適合北緯33度過渡區域的高産小麥新品種。
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小麥抗赤霉病基因發掘與品種選育至關重要。
小麥赤霉病不僅造成大幅度減産,而且真菌毒素嚴重污染食品和飼料,威脅人畜健康。2000年以來,全國有9年赤霉病發生面積超過5000萬畝,2012年更是高達1.7億畝。我國小麥赤霉病主要發生在長江中下游麥區,以及東北春麥區東部和華南麥區。近年來,由於暖冬、降水增加、秸稈還田,赤霉病迅速向黃淮麥區蔓延,成為常見病、多發病,是我國糧食生産的一大隱患。目前的應對策略主要是抗病品種結合藥劑防治,但是藥劑防治會污染環境,增加成本,因此,遺傳改良成為全球應對該病的根本措施。
事實上,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起以長江中下游為核心開展小麥赤霉病系統研究,在長江中下游麥區育成了豐産性好且較抗赤霉病的“寧麥”和“揚麥”系列小麥品種,部分抗源在美國抗小麥赤霉病育種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我國抗赤霉病育種成就得到了國際上的普遍認可。近年來,隨著耕作制度和氣候的變化,赤霉病的暴發性流行更為突出,在赤霉病暴發的2012年,黃淮麥區的品種幾乎全部是高感品種,發病嚴重,藥效微弱;長江中下游的中感到中抗的品種發病也較重,但藥效明顯;而“蘇麥3號”等抗源不打藥仍可過關。因此,為了解決長江中下游及黃淮南片小麥主産區赤霉病問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促進小麥産業發展,進行區域性協作開展抗小麥赤霉病育種工作刻不容緩。以研究基礎較好的長江下游育種單位為主,結合全國其他主要麥區有良好育種基礎條件的單位進行區域性協作開展抗小麥赤霉病育種工作,目標是培育出高産優質且赤霉病抗性顯著改良的小麥新品種。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