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長鬥:實事求是為立國之本 真抓實幹為立身之要

  • 發佈時間:2016-01-02 09:54:2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進一步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

  文/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 李長鬥

  再過2年多,即2018年5月5日,將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在這200年的滄桑變遷中,世界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革,誕生於19世紀中葉的馬克思主義參與了這一歷史進程,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馬克思、恩格斯在《神聖家族(節選)》中説:“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實現什麼東西。思想要得到實現,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當前,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一步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引導教育人民,是黨中央在思想建設上作出的重大決策。我們如何深入推進貫徹落實這一決策,如何深入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如何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面臨的工作還任重道遠。毛澤東同志在1957年3月12日召開的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即使是對於馬克思主義已經了解得比較多的人,無産階級立場比較堅定的人,也還是要再學習,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問題。

  一、實事求是,強國利民之根本。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活的靈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根本立場和方法。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中指出:“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産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産物質生活本身,而且,這是人們從幾千年前直到今天單是為了維持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從事的歷史活動,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從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和階段來看,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人口眾多的國家,究竟應該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新課題。照搬書本不行,照搬外國模式也不行,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樣,也只有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指導下,才能糾正超越革命發展階段的“左”的思想,從我國生産力發展的實際狀況出發,做出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性質、主要矛盾、奮鬥目標、指導方針和基本路線的正確認識,無一不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結果。從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發展動力來看,沒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們絕不可能衝破傳統體制和陳舊觀念的束縛,不可能提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産力;不會認識到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完成解放生産力和發展生産力的使命;也不會提出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2013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集體學習時,特別強調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這實際是他多年來反覆強調的一個重要論斷,是總書記基於理論邏輯、歷史經驗教訓和現實發展對全黨提出的要求。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以事實,而不是以可能性為依據的。馬克思主義者只能以經過嚴格證明和確鑿證明的事實作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當今,我們正處在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面前,作為一名領導幹部,只有全面審視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只有全面把握我國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更加奮發有為地開拓進取;只有強化學習、勇於創新,才是為官之基;只有狠抓落實、敢於擔當,才是立身之本;只有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才能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才能開拓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

  二、為官立德,不患無策只怕無心。做官先做人,從政先立德。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説:“一步實際運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曾國藩《治心經》中有這麼一句話:“以茍活為羞,以避事為恥”,讀來頗有觸動。可以説,對於為官從政者來講,“避事”而不積極幹事,“躲事”而不認真處事,在其位不謀其政、任其職不盡其責,當是最大恥辱。但在我們的幹部隊伍中,的確混雜著一些避事、怕事、不幹事,乃至平庸世故、耍姦溜滑之輩。這些人,常常是該説的話不説,一味敷衍;該幹的事不幹,推諉扯皮;該負的責不負,謹小慎微,生怕樹葉掉下來砸破了頭。這些人之所以避事,從主觀上講,是因為沒有責任心。古人講“不患無策,只怕無心”,缺乏對黨對人民的責任心,那麼工作肯定難以到位,因此我們要引以為戒,在其位,而謀其政,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把工作抓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的告誡之語似乎還在耳邊迴響:“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清清爽爽、義無反顧地去當官,不要把當官作為一個滿足無窮貪慾,獲得無限私利的一個捷徑,那樣遲早要完蛋。”總書記在多年的從政生涯中,始終高度重視黨員幹部的修身立德,明確要求黨員幹部做人要有人品,當官要有官德,要在實踐中把做人與做官統一起來,把做人的過程作為完善自我人格、夯實從政基石的過程,把做官的過程作為提升政德境界、踐行為民宗旨的過程。總書記這些重要觀點源自於長期的從政實踐,生發于躬身修己的道德體驗,語言平實,富有哲理,對於加強黨員幹部修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為官先為人”,齊家、治國、平天下,先修身而後求能,都是把修身做人擺在了第一位。讀過范仲淹《岳陽樓記》的都知道這樣一句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生動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觀,也講出了做人的基本道理。物指外部世界,不為利動;己指內心世界,不為私惑。就是説:做人要有信念、有目標、有精神追求、有道德操守。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以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文化修養去贏得人民的尊敬;靠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提高品位、提升境界,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贏得民心。事靠人為、事在人為,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實,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執政骨幹隊伍,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自覺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老老實實向人民群眾學習,時時處處見賢思齊,以嚴格標準加強自律、接受他律,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為官避事平生恥”,當下我們各級黨組織在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教育、管理、監督的同時,恐怕核心還是用好選人用人考德這根杠桿。

  三、理論武裝,勿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理論上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理論上堅定是政治上堅定的保證。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就不可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可能有正確的政治觀點,不可能有堅強的黨性。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這句話的意思是説,賢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後才去使別人明白;今天的人則是自己都沒有搞清楚,卻想去使別人明白。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勿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們還是要不斷強化理論武裝。1890年9月7日恩格斯在給《薩克森工人報》編輯部的答覆中指出:“在我們黨內,每個人都應該從普通一兵做起;要在黨內擔任負責的職務,僅僅有寫作才能或理論知識,甚至二者全都具備,都是不夠的,要擔任領導職務還需要熟悉黨的鬥爭條件,掌握這種鬥爭的方式,具備久經考驗的耿耿忠心和堅強性格,最後還必須自願地把自己列入戰士的行列中——一句話,他們這些受過‘學院式教育’的人,總的説來,應該向工人學習的地方,比工人應該向他們學習的地方要多得多。”應該説,理論上的“信仰度”,決定對黨的“忠誠度”和對黨的事業的“執著度”。沒有先進理論武裝的黨,不可能是先進的黨;沒有先進理論武裝的共産黨員,不可能發揮先鋒戰士的作用。“學者非必為仕,仕者必為學”,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理論武裝工作,他在兼任中央黨校校長期間,在歷次開學典禮的講話、與中央黨校學員座談、聽取中央黨校校委工作彙報、對中央黨校工作所作的批示中,都反覆強調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幹部頭腦,強調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多次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産黨人精神上的“鈣”,堅定的信仰始終是黨員幹部站穩政治立場、抵禦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領導幹部要把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人生的不懈追求,要始終不斷提高理論素養,保持清醒頭腦,堅定政治方向。1937年5月3日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一文中指出:“在全黨中提高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水準是完全必要的,因為只有這種理論,才是引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指南針。”中國共産黨作為執政黨,是領導社會經濟發展、帶領人民群眾向知識經濟時代進軍的主導力量。這就要求每一個共産黨員更應該是一個熱愛學習、善於學習、站在時代前列的人。在知識經濟時代,共産黨員要進行紮實的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通過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及中國夢的偉大論斷等一系列基本原理的學習、思考、感悟,使之內化為一種自身的素養,變成自覺而不是強加的、自然而不是勉強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從而正確地看待事物、分析問題和決策工作,不斷開闢思想解放的新境界、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中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四、科學決策,避免主觀臆測經驗主義。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沒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就不能保證一個決策的科學性。馬克思指出:“不學無術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無所幫助,也不會帶來利益。”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尊重科學實踐、崇尚理論學習的基本品格,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同中國不斷發展變化的實際相結合的進程中,培育和形成了強大的科學精神、學習能力,這成為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一個顯著標誌。今天,把科學決策擺在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強調科學決策的全局性、整體性、實踐性意義,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在理論實踐中賦予馬克思主義新活力的高度自覺。以李大釗同志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馬克思主義者在傳播馬克思主義之初,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強調馬克思主義必須與“國情”相結合,才能成為“拯救中國的導星”。首先他們運用唯物史觀,指出經濟結構是社會的基礎,因此,革命的目的首先是廢除舊的政治經濟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其次他們在與形形色色資産階級、社會主義思潮的論戰中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相結合,剖析了中國特殊的近代二元社會。時至今日,辯證法已經昇華到了辯證唯物主義。事實上你自覺或不自覺地都在用她去認識和處理身邊的事情,為什麼就不能上升高度,填充自己哲學思維的空白呢?在世界都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科學的方法論來研究的時候,不靠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實在想像不出別的什麼東西。《易經》中有一段對哲學的應用最好的描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仁,智者見之謂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中國的易理,西方的辯證法,二者都發生於2500多年以前。以今天學者的認識來看,易理就是辯證法,只不過在東方和西方各有其獨特的表現罷了,我們的祖先2500多年前就明白了這個道理。2013年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指出,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不搞脫離實際的盲目攀比,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勇於擔當,真正做到對歷史和人民負責。對手握公權力的領導幹部而言,科學思維不僅是認識世界、分析問題、做出決策的基本方法,更是充實心靈、塑造品格、堅定信念的精神資源。恩格斯説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科學技術不僅是第一生産力,更是一種精神文化和思維方式。如果説專業科學知識有其明確邊界,那麼科學思想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可以輻射到各個領域。領導幹部通過學習科學知識,在潛移默化之中涵養科學思想、拓展知識疆界,在決策和工作中就會自覺運用科學思維、科學方法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多一些尊重規律、實事求是,少一些主觀臆測、經驗主義,從而優化執政思維、提高工作效率和決策水準。當今,資訊科技把世界連成“地球村”,能源科技力圖攻關“低碳”難題,航太科技帶動空間資源開發……在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性日益凸顯的今天,以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為契機,領導幹部應該在學習掌握現代科學知識上走在前面,切實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小平同志就曾強調:“能不能把我國的科學技術儘快地搞上去,關鍵在於我們黨是不是善於領導科學技術工作。”領導幹部學習掌握現代科學知識,不僅是個人的知識需求和精神追求,而且事關提升科學決策和科學發展的水準,事關增長領導科技工作和駕馭知識經濟的能力。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科學以如此貼近生活的姿態,深刻地影響著個人與社會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名領導幹部,不能缺少科學思維,不能拍腦瓜子幹事,只顧眼前利益,學科學、用科學,應該成為領導幹部的基本素養。要以科學思維明志,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要以科學思維立德,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確保“大道”不偏離、“小節”不喪失;要以科學思維廣才,帶頭學習相關領域的新知識,堅持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借鑒全國各地和國際先進經驗,不斷增強履職施政本領造福人民。

  五、真抓實幹,豈因禍福避趨之。真抓實幹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內在要求,也是共産黨人的科學態度和根本工作要求。在今天,強調真抓實幹,具有鮮明的針對性。馬克思指出:“空談和實幹是不可調和的對立面。”真抓實幹,要落實到發展上。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前進中所有問題的關鍵。能不能加快發展,既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直接關係到人心向背,事業興衰。現在,我們的工作任務很重,需要落實的事情很多。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必須把發展作為真抓實幹的主線,一切工作的落實都要圍繞發展來展開。凡有利於發展的事要多做,不利於發展的事堅決不做,圍繞發展抓落實。“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真抓實幹,從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工作方面講,就是抓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實。落實到哪去?就是落實到實踐中去,落實到基層中去,落實到群眾中去,使之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自覺行動,以確保黨和國家確定的目標任務順利實現。“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原則、敢於擔當是黨的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黨的幹部敢於擔當,就是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敢於擔當本身也是一種責任。好幹部必須有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於旗幟鮮明,敢於較真碰硬,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決定性因素。為了黨和人民事業,我們的幹部要敢想、敢做、敢當。要堅持提高領導幹部抓落實的能力。工作落實不落實,關鍵在人。幹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是抓好落實的重要基礎。只有具備敢抓落實、善抓落實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才能在工作中無堅不摧、無難不克。“在其位,謀其政”做為一名國家公務人員,拿著國家的俸祿,總要幹成點利國利民的好事。天道酬勤、清廉載福,德不配位、必有餘殃。所以説事不避難,敢於負責,是一種精神境界、人格修養,是一個領導幹部必備的素質。作為領導幹部要充分發揮“主心骨”作用,親自上陣,帶頭衝鋒,切實做到不在層層表態上做文章、不在層層開會上兜圈子、不在層層造聲勢上動腦筋,而是在克難攻堅中見成效,用真抓實幹的精神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在困境中找出路、在困難中找辦法,確保各項工作扎紮實實向前推進。列寧在《偉大的創舉》(1919年6月28日)中指出:“少唱些政治高調,多注意些極平凡的但是生動的、來自生活並經過生活檢驗的共産主義建設方面的事情,——我們大家,我們的作家、鼓動員、宣傳員、組織者等等都應當不倦地反覆提出這個口號。”我們共産黨人要想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要始終堅持執政為民,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要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原則。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傾聽群眾意見和要求,切實把握人民群眾究竟盼在何處、難為何事,真正做到與老百姓面對面、心貼心。要多幹群眾急需的事、多幹群眾受益的事、多幹打基礎的事、多幹長遠起作用的事,切實把各項利民、惠民、安民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我們只有不斷帶領廣大幹部群眾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攻堅克難,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歷史新篇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我們才能仰不愧黨、俯不愧民、內不愧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