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劉尚希:PPP不是權宜之計 是在分工基礎上的合作

  • 發佈時間:2015-12-31 14: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裴珍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1日訊(記者裴珍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解決我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有效途徑。為進一步健全PPP模式的法律和政策體系,規範PPP項目操作流程,明確PPP項目參與方權益,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PPP研究中心於2015年12月31日在北京舉辦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法律制度建設高峰論壇。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王艷芬、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中國科學院條財局局長聶常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孟春等專家學者參會。

  劉尚希認為,PPP是一個西方來的概念,在過去我們幹很多事情其實早就有這種PPP精神在裏面。PPP本質上體現了一個共建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間,這種共建到處都是。只不過在這裡這個共建要進行限定,限定政府與社會資本一起來共建什麼?即政府與社會資本怎麼樣有機的結合,打破傳統的楚河漢界,來共同提供社會大眾以及老百姓所需要的公共産品、公共服務。劉尚希提出,有人把這個PPP理解為權宜之計,政府沒錢了沒有辦法了就找市場一起來幹。其實,PPP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種新的模式,這種模式是在分工的基礎上的一種合作。

  聶常虹認為,推廣運用PPP模式是我國現代國家治理的應有之意。法律是治國的重器,PPP模式的精髓就是依法合作。通過推廣運用PPP模式,能夠將政府的規劃、市場監管、公共服務、技術創新等有機的結合起來,理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