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果農的“香餑餑”

  • 發佈時間:2015-12-31 01:31:2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三區”科技人員扶貧記

  閭山腳下,淩水河畔,有這樣一個“縣官”。八年來,他走遍了義縣的山山水水、鄉鎮村莊。他就是遼寧省錦州市義縣科技副縣長王宏。

  2007年11月1日,義縣政府與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簽訂了科技共建協議,為義縣選派了果樹專家王宏兼任科技副縣長。

  王宏一頭扎進基層,走村屯,入棚室,來田間,去果園。

  農家炕頭,他架起投影設備,為果農傳授果樹管理技術;蘋果樹下,他拿出修剪工具,現場為果農示範剪枝技術;下鄉途中,他被半路“截留”疑難問題。八年來,義縣380多個重點果園裏,都留下他的足跡和汗水。

  王宏想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術培訓活動,然而大部分果農對採用新技術怕擔風險,不敢用;大部分土專家對採用新技術怕丟面子,不買賬。王宏就同義縣有影響力的一位老技術員打賭。到秋收時,王宏修剪的果樹,果實又多又好,令土專家和百姓都心服口服。

  王宏免費發放蘋果套袋,可僅有一戶果農使用了不到100個,而正是這不到100個的套袋改變了果農對新技術的認可。套袋後的蘋果又大又紅,並且每斤增值1到2元。那些領到套袋而沒用上的果農後悔不跌。

  義縣科技局一名幹部深有感觸地説:“多年來,王縣長用專業的技能做給農民看;用公僕的情懷帶著農民幹;用領導幹部的責任實現農民富。”

  王宏重視培養土專家和技術員。八年來,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357場次,參訓人員達2.08萬人次。組織外出參觀學習71批次3600多人次,。培養了68名鄉村果樹專家、236名果樹技術員,有380名農民技術員被選送到遼寧省內農業高等院校學習深造。

  王宏不斷加大新品種引進力度。八年來,累計引進矮化寒富蘋果、南紅、早金酥等果樹新品種36個,讓義縣果品更加百花爭艷、百果飄香。

  為把義縣近兩億斤的各類果品及時賣出去,王宏共培養有證行銷農民科技經紀人136名。王宏帶幾個大戶及行銷人員,到山東煙臺的果業出品公司談合作,該公司2014年從義縣收購的蘋果,已出口到泰國、菲律賓等國家,今年,又簽訂了出口訂單500萬斤。

  王宏引導、支援果農抱起團來,成立自己的組織。目前,義縣共建成果樹技術協會3個,果樹專業合作社44個。

  王宏倡導搞好水果貯藏和深加工。截止到2014年末,義縣新建水果貯藏窖678個,機械製冷貯存庫12處,水果深加工企業3家,年可貯藏保鮮加工水果約2000萬斤。義縣被納入2015年遼寧省農産品産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實施縣,目前已建成100噸規模的水果保鮮氣調庫28個。

  王宏家住營口熊岳,來往不便,他把對家人的愧疚埋在心裏。他多次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有時春節長假還沒結束,他就帶著妻子和兒子來到果樹大戶指導果樹剪枝。

  經過8年的奮鬥,花果飄香了,農民富裕了。2014年,義縣遭受旱災,義縣水果卻喜獲豐收,總産量達到1.8億斤,産值突破3.2億元。今年,義縣又遭受大旱,果品産量仍有增加,預計總産量將達到2.6億斤,較2014年增加8000萬斤,産值將增加9000萬元。

  八年來,義縣新栽寒富蘋果6.2萬畝,新栽優質梨2.1萬畝,栽植大榛子1.6萬畝,果樹總面積已達18.81萬畝;建成省級寒富蘋果標準園1個,縣級科技示範園96個,義縣從事果業人員達到7.8萬人。2014年,義縣選送的“南紅梨”在青島舉辦的首屆“中華杯”全國優質梨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寒富蘋果、花蓋梨和京白梨分別在遼寧省名優特果品展覽評優中獲得金、銀、銅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