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堂互映”讓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 發佈時間:2015-12-30 05:51: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請問各位鄉親,什麼是孝?大家看,‘孝’字上面有一個‘老’,下面一個‘子’,所以我認為,孩子對老人好,就是孝。”12月9日上午,在重慶巴南區接龍鎮新正街社區黃桷公園的“百姓茶堂”,小學教師魏坤喜正在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坐的50多名居民聽得津津有味。

  這是巴南區接龍鎮“百姓茶堂”活動的一個場景。如今,每逢趕場天,居民們自發聚到百姓茶堂裏,喝杯茶、聊聊天、聽聽事已經成為接龍鎮的獨特風景。

  據介紹,巴南區目前已建設80多個百姓茶堂,開展“百姓書場”活動120多場,“説説唱唱百姓樂”茶話會近300場,講身邊榜樣、分享教育心得等活動460多次。

  近年來,巴南區把宣傳思想工作與地區文化、傳統習俗、生活習性等村情社情民情相結合,開展百姓茶堂、夢想課堂、家庭廳堂、農家草堂“四堂”建設,創造性提出“四堂互映”,有效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落地生根。

  據了解,“四堂”是巴南區針對不同群體打造出的特色“課堂”。比如,“夢想課堂”以幹群為主體,通過老師講、大家聽、群眾議的方式,激發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激情;“家庭廳堂”以家庭為單位,圍繞家教、家風、家禮、家訓等增進親情友情;而“農家草堂”則是以遊客和全市中小學生為對象,通過農耕體驗、民俗文化、夏令營等方式,讓人們貼近自然。

  巴南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夏楊松説,“四堂互映”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融合了自我教育、社區教育、家庭教育、自然教育等多種方式,著力培育弘揚知事明理、向上向前、孝善和諧、感恩惜福的傳統美德和社會風尚。據介紹,自2014年5月以來,全區建立百姓茶堂、夢想課堂、家庭廳堂、農家草堂共524個,打造了82個區級示範點。

  隨著“四堂互映”建設的深入推進,群眾逐漸成為文化舞臺的主角。巴南區接龍鎮新正街社區的霍仲倫訂立了霍氏家風、家訓、家規。“好家訓、好家風是留給子孫的寶貴精神財産。”霍仲倫説,自己希望子孫將良好的家庭傳統不斷傳承。

  在巴南區,像霍仲倫老人這樣新立家訓家規的家庭有8萬多戶。“我們最近開展的家風故事徵集活動,收到家長或學生創作的家風小故事達到12000多篇。”巴南區宣傳部副部長陳浩表示,“四堂互映”將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讓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裏子”更加充實。

  通過“四堂互映”建設,巴南區培育推出了一批“孝善家庭”“身邊好人”等身邊典型,培訓集聚了一批“百姓名嘴”“百姓名角”等宣傳文化骨幹,評選樹立了一批民間“新鄉賢”、致富能人等,建立了一支不脫産的基層宣傳文化工作骨幹隊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