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穩增長提供持久動力
- 發佈時間:2015-12-30 05:51:42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更加注重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更加注重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心理預期,更加注重加減乘除多措並舉,更加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一年來,我國在推進經濟結構優化的進程中三管齊下,一“減”、一“穩”、一“加”,從而取得明顯進展。“減”,指的是千方百計化解過剩産能;“穩”,則是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是在經濟運作中特別注重培育新的增長潛能,尤其是注重以創新支撐,引領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
做減法,
多舉措化解産能過剩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的特點與問題都十分突出:一方面經濟發展基本面呈現出潛力大,韌性強,迴旋餘地大的特點;另一方面,結構性産能過剩問題依然比較嚴重。對現階段中國經濟來説,採取舉措有效化解産能過剩,是繞不過去的關口。
為了有效化解産能過剩,我國政府可謂是千方百計,不遺餘力。今年以來,有關部門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辦法,因地制宜、分類有序處置,妥善處理保持社會穩定和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係。一方面,依法為實施市場化破産程式創造條件,加快破産清算案件審理。提出和落實財稅支援、不良資産處置、失業人員再就業和生活保障以及專項獎補等政策,資本市場要配合企業兼併重組;另一方面則是盡可能多兼併重組、少破産清算,做好職工安置工作。同時,有關部門也注意嚴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産能過剩。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加快調整優化産業結構。狠抓技術改造,推動完善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政策,支援危險化學品生産企業搬遷改造等449個項目。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産能取得積極進展,預計全年淘汰煉鐵1300萬噸、煉鋼1700萬噸、電解鋁30萬噸、平板玻璃1100萬重量箱以上,化解造船過剩産能1500萬噸。積體電路、稀土、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重點行業兼併重組進程明顯加快。
穩增長,
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近來的一個熱詞。它雖然是在今年11月10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被正式提出,但今年以來我國的多項改革舉措,無不是圍繞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進行的。這一提法的著眼點,在於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産力水準實現整體躍升。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政府在總結以往需求側調控經驗的基礎上,更為精準地在供給側做文章。這一年來,有關部門著眼于提升有效供給。一方面,通過推進簡政放權,把原來政府掌握的權力放給市場、放給企業,讓市場活起來,讓企業願意去生産,增加供應。同時,努力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以幫助提高企業發展能力,增加有效供給;另一方面積極支援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降低企業債務負擔,創新金融支援方式,提高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能力。同時,補齊軟硬基礎設施短板,提高投資有效性和精準性,推動形成市場化、可持續的投入機制和運營機制。為進一步在供給側發力,我國還採取了更多切實舉措。如部署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以結構性改革強農惠農;確定進一步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措施,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決定下調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結構優化等。
産業結構的優化,體現在市場主體的活力中。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1321.5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14.1%,其中企業389.5萬戶,增長19%,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17萬戶。新登記企業的大量涌現,也折射出這一年來我國微觀市場主體充滿活力和創造力。在新設立的企業中,第三産業佔80.7%,比2014年高出2個百分點。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共吸納就業2.76億人,今年新增從業人員2616.5萬人。數據變化表明,服務業持續“領跑”,成為我國經濟中的亮點。“網際網路+”等新産業、新業態的快速發展,為經濟結構調整注入了新活力。
做加法,
創新引領結構優化升級
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成敗,關鍵在於能否有效提升經濟效率和品質,進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這需要以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核心位置,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推動我國産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
這一年來,我國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全面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普惠性措施。同時,加大政府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社會公益技術、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的投入,完善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機制。改進與加強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實行國家創新調查和科技報告制度,鼓勵科研人員創辦企業。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和運用。深入實施人才發展規劃,統籌重大人才工程,鼓勵企業建立研發人員報酬與市場業績掛鉤機制,使人才的貢獻與回報相匹配,讓各類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2015年,我國面向全球競爭制高點啟動實施了製造強國戰略,制定和落實《中國製造2025》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慧製造、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大工程。目前圍繞這五大工程,我國開展了工業強基專項行動,支援118個示範項目,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和産品實現示範應用;完善國家製造業創新體系,認定75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和25家部重點實驗室;啟動了智慧製造專項和試點示範專項行動,支援新模式應用等93個項目,確定46個試點示範項目。
體制機制創新是深化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這一年,我國構建外貿可持續發展新機制、創新外商投資管理體制、建立促進“走出去”戰略的新體制、優化對外開放戰略佈局。目前,我國及時推動出臺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發展跨境電商、服務貿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構建了全面、系統的外貿發展政策體系。今年前11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7.9%,其中服務業利用外資比重達61.2%。今年前11個月,我國對外直接投資1041.3億美元,同比增長16%。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經濟結構優化是項艱巨的任務,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踏實推進。面對改革發展穩定艱巨繁重任務,只要弘揚實幹精神,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上下合力,就能邁向更高境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