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批看起來很炫的産品被專家“拍磚”

  • 發佈時間:2015-12-29 13:32:00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濟南12月27日訊(記者 馬紹棟) 在本報日前舉辦的“食安山東”良品薈年度精品選定會上,營養專家對一些參選企業展示的“純手工麵條”鈉含量過高的點評引發了廣泛關注,見報後不少消費者紛紛前來諮詢“4+1”健康標識的事。那麼作為普通消費者,“4+1”健康標識到底該怎麼看?日常食品消費中,一些過分看重賣相,或者過分追求新概念高價格的消費理念是否正確?日常消費存在哪些誤區?對此記者請營養專家進行了解答。

  2013年1月1日《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正式實施,預包裝食品應當在標簽上強制標示四種營養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佔營養素參考值百分比,“4”是指核心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1”是指能量。

  “老百姓都知道日常飲食要低鹽,尤其是高血壓患者,那麼具體怎麼選購食品?‘4+1’標識的作用非常大。”濟南營養師協會的營養專家傅文傑告訴記者,以鹽為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攝入量最高是5克,考慮了中國具體的消費習慣,國家營養協會建議一般人(6歲-65歲)是6克。一克鹽含400毫克鈉,那麼按照“4+1”標識,每100克含鹽量與標準含鹽量進行對比,換算出來佔全天鈉攝入量的百分比。如果是100%,説明你吃了100克這種食物,那麼全天鹽需求量就滿足了,不能再吃別的了。

  傅文傑介紹説,選購食物時,鈉的百分比數值越小越好。一般老百姓如果不好理解的話可以按這種最簡單的辦法判斷,即,如果標注食物鹽量不超過10%就比較健康。此外更要注意的是隱形鹽,“像茴香苗,本身含鈉量就挺高,如果做水餃餡再放鹽,一斤半的茴香苗含鹽量為3.6-3.8克,所以特別愛吃茴香苗的話,應當注意。”

  此外,像一些地方名吃類的香腸製品,一般含鹽量也比較高。專家表示,除了鈉含量高,香腸製品裏的防腐劑——亞硝酸鈉也可能較多,對此國家有嚴格的標準。總之,從營養健康角度,這些香腸還是要儘量少吃。

  “這樣的小蝦仁怎麼也帶到食品選貨會上來了?”選貨會現場記者看到,這種蝦仁看上去又散又碎,賣相十分不好,但是與會的營養專家、酒店協會專家在品嘗之後大加讚賞。原來這是長島出産的小金鉤海米,蛋白質含量是魚、蛋、奶的幾倍到幾十倍,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鹼等成分。

  “有時候選擇食品不能單純看賣相或價格。”傅文傑指出,由於海産品夏天容易腐爛變質,所以一些無良廠商存在用工業原料或者醫用化學試劑保鮮的現象。經過這種處理的蝦仁肉的彈性不好,吃到嘴裏發脆,顏色有些發暗,而沒有經過上述化學試劑浸泡的蝦仁肉有種Q彈的感覺。“像海米等幹貨,有些商販為了增加重量,用糖或鹽泡,用手摸一摸或攥一下會有一種粘手的感覺,而沒泡的海米‘比較利索’,沒有粘手的感覺。”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網友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