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讓中國貧困地區農民駛入脫貧“高速路”

  • 發佈時間:2015-12-29 09:19:3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 在網際網路+時代,儘管中國的一些偏遠貧困地區可能還通不了高速公路,但可以通上“資訊高速公路”,並借助電商平臺,跨越千山萬水以及資訊不暢的阻隔,將當地農特産品推送進城,創造一個個足不出戶、就地脫貧致富的奇妙故事。

  在吉林省通榆縣,農民霍亮開了一家名為“最草原養生坊”的網店,每月給家庭帶來1000元左右的額外收入。“主要代理小米雜糧,最近置辦了智慧手機,網店經營起來更方便。”霍亮説。

  通榆地處中國東北省份吉林西部,像霍亮這樣的低收入者還有不少。該縣盛産綠豆、葵花等農産品,是當地農民賴以為生的主要農作物。放在以前,這些品質優秀但知名度卻不高的雜糧少有人問津。

  如何打破酒香巷深、銷路不暢的“魔咒”?在政府引導下,當地許多貧困農民像霍亮一樣開起了網店,雜糧産品實現了“量價齊升”。

  “以前白高粱米三塊多一斤,現在打上包裝,註冊品牌,網上一斤能賣五六塊。”兩個月銷售1萬多斤的“奇跡”讓當地農民楊曉峰也認準了電商這個“聚寶盆”帶著周邊的鄉親一起幹。如今,通榆縣葵花、雜糧雜豆、小米等農産品的網上銷售已佔總銷量三成以上,農戶戶均增收千元並不鮮見。

  據《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4)》預測,2016年農村網購消費市場將由三年前的1800億元迅速擴大為4600億元。正是看重這片潛力巨大的藍海市場,中國電商巨頭們紛紛加速向農村擴張,其中,阿裏去年啟動“千縣萬村”計劃,打算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

  農村電商的紅火還吸引了大批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徐海邦是四川省青川縣人。2012年,在外務工多年的他回到家鄉創業,開辦了一家淘寶店,專營青川土特産。

  打開“尋味青川”淘寶店的頁面,你很難想像曾經“土裏土氣”的農産品也能賣得這麼“洋氣上檔次”。每款産品除了有精美的照片展示,還配有“文藝小清新”的銷售文案。如此吸睛的銷售頁面正是出自店主徐海邦之手。

  網店裏銷售的農産品皆由徐海邦親自到農戶家裏挑選。“只要你的東西好,在網上就能賣個好價錢。”他説,農特産品“遇上”電商,解決了銷路之憂,讓越來越多的農戶嘗到了甜頭,也更願意提高自家農産品的品質。今年“雙十一”,他的網店一天的銷售額就達1萬元。

  在青川這個川北僻縣,像“尋味青川”這樣的個體網店目前已接近70家,電子商務企業25家。2015年“雙十一”,僅一天,當地網售特色農産品就達到了320萬元。

  近年來,中國多個省份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各自的電商精準扶貧政策,“上網觸電”已成為農民拓寬致富渠道的“利器”。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為7017萬人。近日舉行的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2016年,中國將努力實現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目標,這也是中國自2014年以來第三次制定年度千萬減貧計劃。

  今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提出,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加強貧困地區農産品網上銷售平臺建設。中國政府今年還專門出臺了《關於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部署農村電商發展。

  “電子商務讓農業生産與市場需求資訊更對稱,通過農産品網上銷售,創新農業生産方式,訂單農業、定制農業、眾籌農業、預售農業將是未來引領中國農業生産的主流化趨勢。”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聯盟農村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秘書長王盛分析説。

  他認為,農村電商的發展不但增加了貧困戶收入,還帶動了鄉村創業創新熱,改善了中國農村“空心化”現象。

  中國政府今年提出,力爭到2020年實現約5萬個未通寬頻行政村通寬頻、3000多萬農村家庭寬頻升級,使寬頻覆蓋98%的行政村,並逐步實現無線寬頻覆蓋,預計總投入超過1400億元。

  在當下中國,一些偏遠山區發展農産品電商仍存在專業人才缺乏、産品標準化受限、物流成本較高等難點,但隨著農村電子商務成為一項國家戰略,中國農村電商發展方興未艾。(采寫記者:劉明洋、段續、劉慧、郭翔、于佳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